第七十一章 助兴(2/4)

琴声低徊,歌声亦低徊惆怅,一咏三叹,千折百转。歌声之中似乎蕴含无尽的愁绪,无尽的悲伤和遗憾,却又有无尽的情义和期盼在其中。

方子安端着酒杯迟迟未能喝下杯中酒,他听得痴了。他见识过秦惜卿的歌艺,亲耳聆听过秦惜卿唱的曲子。但是,他从未见过一个人能如此将歌声融入词意曲意之中,做到完全了无痕迹的熔融。在方子安听来,这首古曲浑然天成,曲、词、歌无一或缺,缺一不可。这是真正的技艺,秦惜卿完全当得起艺术大家这个称号。

但是,让方子安疑惑的是,一个正当韶华岁月的女子,是如何能把握这曲中之意的。如仅仅是技艺和对词曲的理解是不够的,当有情感共鸣,方可有这样的效果。

乐声停歇,方子安长叹一声,轻轻鼓掌赞叹道:“服了,五体投地的拜服,不带一丝一毫的虚假的拜服。秦姑娘,神乎其技。”

秦惜卿手搭琴弦之上,笑道:“见笑了。可是似乎你并没有喝酒呢,我这曲子,怕是不能下酒。”

方子安笑道:“这可比喝了世上最好的酒更让人沉醉和满足。听了此曲,酒不喝都可以了。”

秦惜卿摇头道:“那可不成,给公子助兴饮酒的曲子,怎好扫了酒兴。惜卿陪公子喝一杯,聊表歉意。”

方子安道:“求之不得。”于是斟了一杯酒端过去递给秦惜卿,两人举杯一碰,喝光杯中酒。

“方才这首曲子是汉代张衡写的《四愁诗》,那张衡是个奇人,不但辞赋写的好,被誉为汉赋四大家,和司马相如等人齐名。更难得的是他还能制造出许多诸如‘地动仪’这样的奇巧器械来。据说可远隔数百里得知四方地动之消息。真让人钦佩。这四愁诗惜卿最是喜欢。唱给公子听,却是因为那里边有一句‘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的句子。想起公子写的青玉案那首词来。可我也没赠给公子锦绣段呢。”秦惜卿笑盈盈的道。

方子安抱着酒坛子过来,给秦惜卿身旁的酒盅斟满,笑道:“秦姑娘想的可真多。姑娘赠我百两银了啊,还要什么锦绣段。来来来,我就坐在这里听你弹琴唱歌,便于和姑娘喝酒。”

秦惜卿微微一笑道:“好。那便再唱一曲。唱个应景的。公子就要秋闱大考了,便唱一首励学诗吧。”

方子安咕咚喝了一口酒道:“好。”

秦惜卿快速拨弦,琴声明快清朗,振奋激越。然后她唱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