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刑赏之重(3/4)

具体到南阳盆地所受到的巨大冲击,即就是胡亡氐乱时期关中政权的崩溃使得大量雍秦百姓向汉沔流亡,虽然其聚居地大多集中在襄阳地区,但南阳盆地位于其流亡必经之路,社会结构必然也遭受到极大的冲击,大量当地宗族百姓也或主动或被动的向南流动。

以京兆韦氏、杜氏、河东柳氏等为代表的寓居襄阳的晚渡士族与汉沔豪强所组成的襄阳武力集团,逐渐取代日渐式微的以北府军为核心的京口武力集团,加入到南朝皇权斗争与改朝换代中来。

南齐张敬儿、南梁曹景宗等南朝名将,全都是乡籍南阳的代表人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除了自身的军事才能,也在于身后有着一批忠勇的乡党部曲。这些人纷纷离开乡土,或是前往建康朝廷,或是加入到其他地区争斗中去。

这些变化都造成了南阳当地民众的大量外流,继而引发了另一个后果,那就是蛮族大进。

江淮、江汉之间的山野中本有许多的蛮人部落分布着,当山外的农耕区社会结构完好、生产和生活秩序井然时,这些蛮人匿于山野,不敢轻易外出。

可当外界秩序崩溃,原有生民流离失所、远走他乡时,这些蛮人的生存空间便也极大的扩张开来。遭受战乱而人物荡无的南阳盆地,自然也就成了蛮人落脚的乐园。

蛮人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并接收了大量汉人流民所遗弃的生产资料,其部众人口自然便也快速发展起来,不只汉沔、两淮,甚至连尹洛之间都出现了大量的蛮人部落。

这些蛮人部落虽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传承与统治政权,但力量也已经不容小觑。其中势力强盛的大部豪酋,所拥部众上万有余,对于地方秩序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便发动南征,在其第二次南征时夺取了如今荆州所在的沔北五郡。而这沔北之地之所以能够夺取并把守下来,也与蛮人在南阳当地社会结构中占比越来越高密切相关。相对于南朝政权,北朝对于蛮人的政策要更加的开放包容,故而蛮人也多为所用。

时至今日,虽然蛮人部族仍有组织度不高、生产力低下等等问题,但也已经成为了荆州地方上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

如今西魏控制下的荆州,大体可以分为三股力量。一股是北魏占领沔北后从关中、河南等地迁来的百姓与驻守的城民,一股是南朝失地之后所遗留的汉人宗族百姓,最后一股就是逐日壮大的蛮人,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