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回 晴雯乱点鸳鸯谱,郑英下贴请赴宴(1/2)

宝钗招了招手,莺儿上前将食盒放在桌上打开,取出几个碧玉小碗来,给黛玉等人一一舀上汤羹。

莲叶羹并不是什么高贵东西,说到底不过是碗疙瘩汤,只不过占了“费事”、“奇巧”两样。

贾家一共有四副银模子,上面凿着豆子大小,精巧的花样,菊花、梅花、莲蓬、菱角、荷叶……总共三四十样。

揉好面用模子印出来,拿鸡汤煨了,再辅以新荷叶的清香,所以才叫做“莲叶羹”。

原是宝玉有一次想吃,王熙凤便卖好令人做了,给贾母、薜姨妈、王夫人等人和众姐妹一起享用。

连薜姨妈这样大富之家的妇人都没有吃过的奇巧玩意儿,自是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

偏生那次迎春同样身上不爽快,没有到贾母处用膳。

她又是个在诸位长辈那里不得脸的,没人想着她,就没人给她送一碗过来。

而她连自己房里的事都理不清楚,什么奶嬷嬷、奶嫂子的都敢偷偷拿了她的钱和东西去。

她自然没有闲钱,去厨房找人单做这么一碗费力巴拉的东西来吃。

宝钗心细,一直记着呢,这不巴巴地给她送来了。

你说她心里满满的全是虚伪吗?其实也不尽然。

庶子出身,连府中下人都看不上的贾环;庶女出身,下人都敢欺负的贾迎春,有哪一个是宝钗这个家财万贯的皇商之女需要巴结的?

可她却真的不分薄厚,每一个都照顾到了,而且总是让人感觉那样熨帖舒心。

迎春眼里含着感激,轻声道:“难为宝姐姐惦记着。”

“跟二姐姐沾光了,”黛玉已恢复了神色,轻啜了一口羹汤道,”不说这莲叶羹做起来磨牙,吃起来也是真心汤鲜味美,还有一股子荷香味。”

话语中没有了往日惯常的调笑与戏谑。

喝完美味的羹汤,探春与迎春下棋,晴雯与宝钗讨论针线,惜春与黛玉研究作画。

湘云在几人身边来回窜,不时指点指点这个,又闹腾闹腾那个,让人一刻也不得安静,惹得众人一起笑着赶她走开。

姐妹们其乐融融,直至晚膳时方各自散去。

次日,晴雯带小红去了豆腐坊。

铺子前围着不少人,都是来买豆制品的,顺便围观一下那漂亮的豆腐西施。

尤三姐忙着给人称豆腐、收钱、找零,一刻不停,不过脸上一直挂着灿烂的笑容。

晴雯走进铺子里,三姐忙让小红替她卖一会儿货,自己过来晴雯身边。

“三姐姐,在这里干活心里还舒坦吗?”晴雯笑问。

“怎么会不舒坦?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自在呢!”

尤三姐笑着捋了捋额前被汗水打湿的刘海,声音里透着温柔与自傲,“从没想到,我竟然有朝一日能自己养活自己,不用等人施舍的日子真好。

刚开始那会儿,我戥子使得不顺,账也算得慢,着实手忙脚乱了些日子。不过,后院刘大哥每天忙完后面的活就来帮我,也肯教我,这会子好多了。”

刘大哥就是原先留下的那个签了死契的下人,郑嬷嬷选了做代理管家的刘立仁。

后来证明他确实勤谨,为人忠厚却也精明。

贾芸跟晴雯商量过,就让他做了作坊的管事的。

贾芸不在的时候,便由他管理作坊。

他把作坊管理得井井有条,对前面的铺子也时有照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