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杀戮开始(4/4)

也就是说眼下李信爵位虽在,然而手中却并无实权,甚至兵马都没有。

如今好不容易王上出行,李信也是想,既然随行,那闲着也是闲着,何不为王上做点事情,效犬马之劳。

此行去邯郸的路上只要白衍开口下令,李信一定不会拒绝。

书房内。

白衍从李鹿哪里得知前因后果,看着李信尴尬的模样,这才明白李信是想从白衍这里要点人,即使一两百人也行,沿途遇到危险,能在最前面。

“此事倒是拜托衍!”

李信耳根有些发红,毕竟一想到曾经自己领兵数万,如今麾下无半分兵权,巨大的落差实在让人有些羞愧。

“有成兄若是信白衍,便听白衍一言。”

白衍看着李信的模样,想了想,最终还是拱手对着李信说道。

话音落下。

书房内的李鹿、李良纷纷露出意外的模样,来之前都以为这小事,白衍肯定不会拒绝,不曾想眼下白衍似乎有话要说。

李信此刻也有些无措,十分不解的看向白衍。

“立功之心无错,然今晚之言,若是落在他人眼里,可是有些急功利切!”

白衍说到这里,看向李信。

这也是在提醒李信,这三五百人对于白衍来说,调任起来不难,然而今晚李信过来,明日一早便领兵。

这传出去,传到嬴政哪里,即使是出自好意,但对于李信来说,依旧有些不好。

想到这里。

白衍在李信有些失望的目光下,伸手拿起一根快子,在茶水杯上面点了点,随后在木桌上写字。

“燕、魏!”

一旁李良看着白衍写出来的字,心里念道。

李鹿这时候也看向白衍。

“白衍相信王上心中依旧器重有成!”

白衍对着李信说道。

看着李信那不自信的模样,白衍也不好说多明说。

但白衍心中十分清楚,在历史上,李信在赵地战败后,第二次的舞台便是荆轲刺秦失败后,秦国伐燕。

那时候领兵的主将,便是李信。

而眼下李玑的出现,也无疑证实这一点,嬴政就算看在李玑以及李氏的面子上,也一定会继续器重年轻的李信。

毕竟当初李信的对手是武安君李牧。

败给李牧不丢人。

连王翦将军都没把握胜李牧半分。

“燕、魏!”

李信听到白衍的话,面露思索。

如今回过神后,李信倒是也听懂白衍的意思,这是要让他等伐燕或者伐魏的机会,那时候等王上下令,方才可领兵立功。

但.......

王上那时候,真的会让自己领兵吗?

想到这里,李信满是担忧,毕竟如今秦国朝堂之中,不提老一辈的将军,不提大将军王翦、杨端和等人,就是年轻一辈之中,都有羌瘣,蒙恬。

更有面前年纪轻轻,即使便面对韩、赵、月氏、匈奴,依旧立下赫赫战功,无一败绩的白衍。

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是攻魏灭燕,王上真的会给他领兵?

“有成,相信李瑶将军!”

白衍对着李信说道,声音很小。

也就在这时候,房门外传来脚步声。

“将军,这是碗快!”

三名侍女来到房门外,端着碗快进入房间,随后把碗快放倒李信、李鹿、李良三人面前。

白衍看着有些忧虑的李信,随后也能感觉到,李鹿与李良二人虽是笑着交谈,不过显然气氛有丝许情绪。

显然是在二人眼里,认为等到伐燕、灭魏之言,不过是托词。

对此白衍也没办法,也不宜解释太多。

人情就是这般,就如同当初在平阳,很多士族送礼攀关系,想通过白仲、白伯等人哪里,把族内的子弟放入铁骑之中,让白衍多多照顾提携,日后做个铁骑将领。

那时候白衍想到军中,无数士族子弟,逢战必先找关系调走的事情,便毫不犹豫的拖着,若是言辞无法拖下去,便直接婉言拒绝。

当时白衍的举动,便是让不少士族老者的脸色不好看。

眼下,面对关心则乱,有些着急的李鹿、李良。

白衍也不求二人能理解他,毕竟在李鹿、李良眼里,日后的事情他们二人都不清楚。

白衍也不会把知道的说出来,等日后燕丹让荆轲来秦国刺杀失败。

到时候,一切便可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