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秦武阳的恐惧,荆轲的震惊。(3/4)

虽然白衍也不清楚,日后他还能不能再见到这秦卒,秦楚一旦交战,这秦卒甚至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但这并不妨碍,他眼下说这番话。

“谢将军!”

秦卒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擦了擦眼里感激的泪水,看着白衍,或许此刻白衍要让杀人,他都不会有一丝犹豫。

起身后。

秦卒抽泣一下,随后双手接过白衍捧着的秦剑,小心翼翼的插入剑鞘。

整个过程中,所有秦卒都没有嘲笑,只是眼神满是崇敬的看向白衍,这个曾经他们一直听闻的将军。

众人之中。

荆轲也满是复杂的看着这一幕,不是在秦国的立场,其实这一幕对于荆轲来说,让荆轲心中满是压抑,因为白衍的模样赫然让荆轲脑海里浮现一个人,信陵君魏无忌。

秦国有如此品行之人在,对于燕国,对于天下,不是一件好事。

不过看着眼前的场景,游历天下,以侠义自居的荆轲,同意也忍不住在心中,对少年浮现敬佩之心。

如此君子。

天下何人不想与之为伍,结为故友,说出去,亦是荣幸。

若是白衍在燕国,那该多好!

“白将军!”

荆轲看到白衍转过身,连忙再次辑礼,希望白衍饶恕秦武阳的失礼。

杨彦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没有说话,由白衍做决定。

“燕使放心,白衍不会怪罪副使!”

白衍拱手还礼,对着荆轲说道。

看着倒在地上昏迷不醒的秦武阳,白衍转头看向荆轲。

“只希望此事日后不再发生!”

白衍拱手辑礼。

方才其实第一次挥砍,白衍可以选择打秦武阳的背部,之所以最终打在秦武阳的脸上,白衍还是有些私心。

秦武阳一路上的种种举动,白衍不是瞎子,秦武阳在等机会,白衍何尝不也是一直都在隐忍。

毕竟一个差不多几岁的人,一脸傲气,连续数日都一直在主动挑衅,白衍能静心隐忍,但不代表如今有送上来的机会,白衍会轻易的放过。

打的就是脸。

不然不长记性,只有打在脸上,才会被其他人看到,才不会过两日就忘了疼,没人提醒。

在燕国,秦武阳是士族子弟,是燕大将的长孙,无人敢得罪。

但在秦国,连李信、蒙恬、王离、李由等一众豪门子弟,都客客气气的待人,一个秦武阳,可还没资格作威作福。

“白将军宽心!”

荆轲听到白衍的话,看着彬彬有礼的白衍,满是感激的说道,心中悄然松口气。

望着其他秦卒在白衍说完话后,放开秦武阳,荆轲连忙请人取来一些水,随后亲手沾了沾,洒在秦武阳那两边红肿到发青的脸上。

“啊!”

冷水碰到伤口,剧烈的刺痛,让秦武阳缓缓清醒过来。

睁开眼睛后的秦武阳一脸懵逼的左看右看,恍恍惚惚,不过当看到一旁身穿黑衣的白衍时,眼神之中,已经浮现一抹深深的恐惧。

那抹恐惧甚至如同已经刻在骨子里那般。

白衍与杨彦对视一眼,脸上没有表情,但二人心里皆是会心一笑。

果然只要挨打过后,才会知道痛,才不会那般目中无人。

估计从函谷关直到咸阳城的这段路,秦武阳都会老实安分下来。

接下来。

酒宴正常继续,在荆轲的劝说下,被打到昏迷的秦武阳,在害怕之后,也顺坡下驴来到白衍面前,带着恐惧的眼神,对着白衍辑礼道歉。

这便是年纪轻轻的士族,明明就在不久前恨不得杀死白衍,眼下有台阶下,却能服软道歉。

白衍也如方才答应荆轲的那般,没有为难秦武阳,互相辑礼后,便没有再提方才的事情。

酒宴上,除了秦武阳肿到青黑的脸以及双眼出现的恐惧外,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

随着天色渐黑。

条件有限,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酒宴也要散场,明日白衍也还要赶路,需要早些休息。

杨彦依依不舍的与白衍闲聊,从祁城第一次相遇,再到后面的救命之恩,接触白衍越久,杨彦便越是喜欢白衍。

这种喜欢不是男女之情,而是那种好友间的相逢恨晚。

若非是函谷关守将,杨彦恨不得明日与白衍一同回咸阳。

·············

深夜下。

在一些简易的木屋内,伴随着微弱的烛光,荆轲看着敷药时,满脸痛苦的秦武阳。

“今日你不该夺剑,险些误了大事!”

荆轲看着秦武阳,有些责备的说道。

秦武阳听到荆轲的斥责,自知理亏,不敢还嘴。

此刻秦武阳想起今日的事情,白衍拿着木剑的身影,深深刻在他的心里,无法消散。

一个来自心底的乏力感,让秦武阳对白衍满是害怕。

从小到大,秦武阳从没有过这种感觉,就是面对祖父请来的师傅时,秦武阳都没那么无能为力的感觉。

甚至秦武阳能感觉到。

即使是老师过来,面对白衍,恐怕最终也只有落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