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震惊的司马昌,王翦与腾老的可惜(2/4)

白衍是嬴政宠臣的事情,别说他们这些秦国官员,就是天下,早已经传开,如今领兵灭魏后,白衍在楚地又立下赫赫战功,所有人都想要趁机巴结一下白衍。

看着白衍客气的还礼,礼毕后,所有秦国官员,以及一些宛城士族的老者,都满是羡慕的看向一旁的司马昌,白衍对他们都十分有礼,但对比方才见到司马昌时,白衍着急惶恐的模样,差别,还是无比明显。

所有人都清楚,方才不管是白衍对司马昌的称谓,还是白衍对司马昌的举动,都足以证明白衍是以后辈的身份,面对司马昌。

这如何能让他们不羡慕。

司马昌的府邸。

白衍要赶路,加之一路劳累,司马昌便替白衍谢绝所有官员、士族的礼宴、

命仆从安顿好铁骑将士后,司马昌便来到书房,一进去,就见到吃得狼吞虎咽的白衍。

“不必多礼了!”

司马昌看着白衍准备放下碗筷辑礼,连忙摆手示意。

上次一别,还是在胡老不在之时,看着眼前狼吞虎咽的白衍,想着此前白衍为胡老守陵的举动,比起当初,领兵在外那么久的白衍,终究还是能看出到底有多疲惫。

“明日可否在宛城,多留一日?”

司马昌看向白衍问道。

目光看着木桌上的那把‘仁义之剑’,在得知白衍失剑后,司马昌其实也已经去请大师,为白衍再准备一把利剑,不过听到嬴政居然把湛卢赏赐给白衍,不仅仅是司马昌立即打消念头,就连那铸剑的大师,也不再愿意锻剑。

用铸剑大师的话来说,便是他们锻造的利剑,再锋利、再完美,也只能把白衍的名字,锻刻在剑身上。

然而佩戴湛卢的白衍,名字虽然不能刻在湛卢上,却能与古时候那些大贤,一起与湛卢存竹帛之中,存在天下百姓一代代人的流传之中。

逢提名剑湛卢者,皆言白衍之名,皆知白衍之事,这又岂是一把铁剑能比的。

“白衍越快回咸阳越好!白衍想要尽快见到王上,将楚国大胜的消息,告知王上,一日都不想耽搁!”

白衍鼓着嘴巴,一边咀嚼,一边依旧不断塞着鸡肉。

有些话绝对不能说出来,不管是对司马昌,还是对其他人,话一说出来就会变味。

就如同白衍曾经为嬴政挡住荆轲的刺杀,身中剧毒,但醒来后,白衍从始至终都再未提及一次荆轲刺杀之事,哪怕是在私下里亦是如此。

后世太多太多的事情都证明一句话,在君王面前,护王之恩,再言便是仇。

这句话很耐人寻味,却又无比真实。

“啊!也罢,那吾便再书信一封,告知岩兄!”

司马昌有些可惜的说道,看着白衍如此着急,最终也没有再开口挽留。

望着白衍疑惑的目光,司马昌便把已经将消息送去给白岩的事情,说出来。

“白衍便先去见王上,日后咸阳,再见伯父。”

白衍看向司马昌说道。

对于白岩在魏地,白衍一直都知晓,并且白岩昔日筹集多少粮草送给秦军,白衍全都一清二楚,更在萧何给的竹简中,都有详细的记载,日后都要呈送给嬴政过目。

书房内。

司马昌与白衍二人,交谈许久。

也不知道过了一个时辰,还是两个时辰,直到又有士族好友拜访,司马昌方才回过神,看着时辰不早,望着一脸疲惫的白衍。

司马昌叮嘱白衍早些休息,明日还要赶路后,交代几句,便起身离开书房。

夜色下。

好不容易劝说好友离开,答应日后一定相约去咸阳拜访白氏后,司马昌一路送着好友来到府邸外,看着马车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