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 17 章(2/4)

大量牛骨先用水浇上一夜,直到煮出来变得清澈。随后便是小火慢炖,一整天的时间,足够骨头煮酥,骨头上的肉变得软烂,骨髓融入汤水,骨头中的胶质让汤变得浓白。

几十种香料缺一不可,用纱布包裹。香料包在汤中上下提拉数十次,汤拥有了香料复杂迷人的风味,因为时间短暂,又不会遮盖牛骨本身的鲜美。

盛汤的时候,碗底先铺一层蒸熟切薄片的带筋牛腱子肉,汤浇在上面,最后撒一把青翠的香葱粒。

汤浓郁鲜美,底层铺的牛肉片薄可透光,点缀的香葱都十分诱人。

两样饼一样是白吉馍,即肉夹馍外的那层馍,烘烤得白中带金黄,柔韧面香浓郁。

西北之地的粗犷吃食,裴宴本不该会做。

这还是她当初还是五品司膳时,西北有蛮夷图谋大庸国土。

彼时大庸安定多年,蛮夷又极擅作战,一时战线焦灼,太子姬凭阑自请亲征,以鼓舞士气。

建昭帝又拨了百名宫人跟太子一同前往西北,在后方替军中战士制衣、浣洗、煮饭,体现君主之恩。

裴宴是这批人里品阶最高的一个,本来轮不到她一个五品,但那时一位算得上她半个师父、还教给她拳法的老太监病逝,裴宴在宫里十分憋闷,又实在烦了底下人推脱来推脱去,好像去了就要死一样,干脆就自己去了。

其实军中用不上她的手艺。

她手艺太精,不会做干粮,最后还是跟西北的厨子现学,一连做了大半个月的白吉馍,最后做梦都是白吉馍张着青面獠牙对她“嘎嘎嘎”笑,现在闭着眼就能做。

另一样饼则是京中特产。

用白芝麻熬的麻酱抹在擀薄的、用熟豆油揉成的面团上,卷成长条后捏成一个个剂子,再擀成扁扁的圆。

擀好的饼粘上酱油,在粘上一层厚厚的白芝麻,用油煎定型,在专门的饼烤箱中烤至金黄鼓起。

麻酱烧饼。

京城的冬天,冷冽的空气中总有麻酱烧饼的味道。

“麻酱烧饼更多是配涮肉,但和牛骨汤也极搭。白吉馍更不用说,西北本就有肉汤泡馍。”裴宴简单介绍,却发现压根没人听。

空气中只有“咕咚咕咚”和“吧唧吧唧”的声音。

牛骨浓汤极其鲜美,骨头上的肉软烂,铺在底下的肉则劲道。白吉馍本身无味,配上汤却如虎添翼。

麻酱烧饼外皮酥脆,掰开来层次丰富,一口下去,麻酱味醇厚,空口吃已经香得不行,配上牛骨汤更是让人整个人都温暖舒坦。

张全喝了一大碗汤,吃了一个白吉馍、三个手掌大的烧饼才恋恋不舍停下嘴,手里还托着半个烧饼,打算配酒喝。

跟这烧饼一比,外头买的平价白酒愈发劣质起来,张全没滋没味喝了一会,何婶张嫂想斗地主,拉着裴珠凑人头,裴宴托着脸颊摆弄手机,眉头微微皱着。

张全打了个酒嗝:“今天多高兴的日子,怎么还发愁?”

裴宴笑了笑:“看到点不大好的东西。”

她登录注册不到两个月的新微博号,看着界面发愁。

数值卡在90%一动不动,裴宴没法再当铁公鸡,花了三千“巨款”找到一个有30万微博粉丝的浔阳美食博主,让对方给她打个广告。

结果仿佛老天爷不乐意看她顺利完成任务,美食博主按照她的要求发完微博,就有个二十几万粉的打假博主评论。

【黄金眼分眼:呵呵,博主这是收了多少钱?一个破摊子,有营业执照,有健康证么?还“浔阳城北最好吃小吃摊”“不比高评分餐厅差”,这世道真是人心不古,美食博主恰烂钱,商家没什么手艺还眼高手低,妄想一步成名,躺平赚大钱。家人们听我说一句,这种小吃摊不仅不可能好吃到哪去,大概率还不卫生,用地沟油,一定要绕开。】

这个“黄金眼分眼”是专职打假博主,从前爱打假网红,把女网红从脸分析到胸,某次翻车被网红粉丝骂出八百里后换号打假美食博主和餐厅饭馆,微博主页不是说某美食博主恰烂钱,就是长篇大论某餐厅如何难吃,如何虚假宣传,戾气极重。

三分真,七分假,因他自诩“美食评论家”,餐厅没法和他一般见识,于是气焰越发高涨。

黄金眼分眼看似粉丝比美食博主少,但这种人吸引的粉丝,都跟他一样爱四处出警,战斗力极强,很快将黄金眼分眼顶上热评,并迅速攻占美食博主评论区。

美食博主过往一向岁月静好,偶尔恰饭也没有负面影响,被这群人吓到,给裴宴退了一半钱,删博。

裴宴:“”

偏偏她还真是花钱打广告,但广告词真没有半点虚假宣传,都是客人原话。

裴宴思考要不要再找其他博主,但广告博主被打假很可能为了平息事端删博,野生博主或许刚一点,但野生博主可遇不可求,至少她目前还不曾见过。

她盯着客厅电视机出神,忽然想道:“熙来街是城北最热闹美食街之一,元旦没有电视台来采访?”

元旦很多电视台会有城市风景专栏,如果能被电视台采访到,好歹去找博主打广告时更有依据。

张全酒有点上头:“有啊,还是省卫视呢。”

裴宴:“?!真有?”

张全大笑:“可不是,省卫视的元旦旅游宣传节目,咱熙来街蹭隔壁俩大学的光,能出镜三秒,无人机航拍。”

裴宴:“”这有屁用。

“那本地电视台呢?”

张全沉吟片刻:“熙来街刚翻新完毕的时候上过一次本地新闻台,后面没什么大事不会上。不过——生活台不是有个收视率很高的《浔阳闲话》么?你婶子就可爱看。那节目选题杂,从诈骗案件,到鸡毛蒜皮老娘舅,只要有爆点都能上。”

“小吃摊特别火算爆点么?”

“人家要的是那种很离谱的,意想不到的。”

那就是不行了。

裴宴愈发发愁,接过张全给她倒得酒抿了一口,被辣的直皱眉头。

她不嗜酒,偶尔小酌,从前宫里的就没这么烈,也没这么劣质。

没法消愁。

裴宴一时想不到提高知名度的方法,只好先专注于赚满66w。

荷叶夹肉最后三天促销成效颇丰,哪怕其实并没有那么爱吃的,一听说以后就要下架变成绝版了,都抢着要买。

“绝版”这词对人的诱惑力很大。

当然也有很喜欢荷叶夹肉,不满裴宴为了新品而下架自己喜欢商品的,还有人在s大论坛发帖,说会不会新品反而没荷叶夹肉好吃。可惜论坛路人都被之前的事搞怕了,不仅不附和,还纷纷回复让人闭嘴别瞎说话。

直到三天后新品正式上架,不满的声音瞬间完全消失。

实在是——这次的新品太棒、太适合冬天了。

嘉瑞的圆脸姑娘听说今天小吃摊上新,愣是早早完成工作,午饭拉着闺蜜和隔壁工位的王睿川来排队。

她眯着眼睛,发觉今天小吃车变了样。

原先的蒸笼不见了,换成了一个巨大汤锅;车一边加了个不锈钢夹子,上面安放着半人高的烤箱,正散发着诱人香气。圆脸姑娘陶醉地吸着气,念小木牌上的字:“牛骨浓汤:30元;麻酱烧饼15元/个;白吉馍10元/个,比之前的荷叶夹肉便宜哎?”

王睿川搜了一下两个饼:“这两个没肉,便宜点应该的。”

他们没打算帮人代购,每人将新品都买了一份。

寒风呼啸,王睿川本打算回公司吃,但圆脸姑娘已经忍不住了:“这汤是热乎的,咱们就在这吃吧?”

说着已经在附近桌椅旁坐下。

王睿川和闺蜜也很馋,见状也不管冷不冷了,跟着坐下。

圆脸姑娘眼疾手快拆了一次性勺子,一口汤下去,顿了顿,直接将勺子扔一边,捧起碗就往下灌。

灌了一大半,才想起还有搭配的饼,放下碗,忽然觉得浑身发热。

她解开袖子,拿起麻酱烧饼,因解了馋,不再那么饿死鬼投胎,一面慢慢品味,一面往周围看。

不少人都馋得忍不了,顶着寒风喝汤。

牛骨汤鲜美滚烫,香料的味道融入其中,几口下去一直能暖到胃部。热腾腾的半碗灌下去,那便整个人都热乎了,连刮在耳边的寒风都感觉不大到。

“这汤也太驱寒了,比姜汤都惯用。”

“也没有辣椒,怎么做到的?”

“我好像听说摊主师从隐士高人,会不会是什么特殊药材?这其实是药膳?”

之前浔传校报的主编丁尹撰稿时夸张了点,话里话外裴宴师从高人,越传越离谱,还真有人信以为真。

排队的有的听到他们说话,没听到的也能看见喝了汤的要么脱衣服,要么解开衣领,不少人头上都冒汗。

等排到手了都不忙着拿回公司或者学校,就在旁边找个地喝汤。

一时间半个b区都是“咕咚咕咚”“稀里哗啦”的声音,极其壮观,连a区的一些店主都探头来围观这奇景。

此时裴茜的川菜店内。

裴茜同样满头大汗,浑身发热,但不是喝汤喝的,她是气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