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截然相反,枷锁加身(2/3)

这些人,才是无论怎么杀,怎么清缴都清缴不完的!夏朝七年,墨家和数位宗师尽数出动,几乎将大月残留的那些世家豪强们血洗了一个遍,距今不过十三年。

可现在再出去看一看,数一数,世家大族,豪强富商的人数减少了么?没有,根本没有!无非只是换了另外一批人而已!大月还在的时候,他们吸食大月的血,换了夏朝,也不过是再换一批人吸血罢了。”

荀轲厉声疾色,斩钉截铁的说道:“这些重新填补空缺的人,有的是人杰才俊,的确也有本事在身,于夏朝有功,既然有功,便不可能再像先前那样,找到一些问题便能斩草除根。

或许一两次可以,三四次也可以,但谁能一直那么做下去呢?做下去的结果,定是离心离德而已,治标不治本!

可放任他们肆意发展,最后的结果,史书上已经写了一遍又一遍!

一个国家如果想要维持稳定,就必须要保证尽可能的公平。可惜,想要保证这种公平,几乎不可能。现在做不到,可能也做不到,既然如此,那不如干脆一点,为这天下定下约定俗成的规矩。这个规矩不针对个人,直接按照层次划分。

唯有如此,才算是对症下药,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荀轲滔滔不绝的说着,丝毫不吝啬言辞,“顾先生,您也亲眼见过底层百姓的。对于真正的底层百姓来说,如果礼仪规定他们一天只能吃三顿正餐,只能穿黑、灰、白色的衣服,对他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么?几乎没有!

可如果是富商呢?富商家财万贯,但礼仪不准他穷奢极欲,不准他穿金戴银,甚至不准他一顿饭吃超过四个菜——这样,会不会让那些富商们,敛财的心思减少一些?”

这当然只是在打一个比方,如果真想要制定相应的礼仪,绝不是简简单单一两句话的事情。

正所谓礼仪教化,礼仪教化!

真想要通达天下,被百姓认可,无数人自觉遵守,需要的是至强的威望和充足的时间,直至将那些东西铭刻入骨子里,并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的事。

顾担静静的听着荀轲讲述。

在荀轲讲到“层次”二字之时,顾担心中已经掀起滔天大浪。

荀轲的确已经洞察到了真正的关键。

他口中的层次,便是阶级。

而为了对付不同的阶级之人,他搬出了礼。

礼,理也!

不遵守礼,便是不占理。

不占理,便有了被人口诛笔伐,甚至惩戒的缘由。

既然那些富商和豪强们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就干脆不再一个个清点,太过麻烦,而且效果不大。

直接想办法针对这个阶层的家伙不就好了?

就像豪商肯定很有钱,但你有钱我不让你花,更不让你拿出去享受和炫耀。

这样的话,富商的敛财心思,总该淡了一些吧?

不至于再通过各种方式强取豪夺,吸吮民间的血肉。

毕竟挣了再多的钱,也越不过那层礼法!

“这,都是最美好的期望。如果礼法施行下去,之后又该如何?”

顾担心中虽然有些震撼于荀轲的聪慧与机敏,甚至觉得这的确是一个可行性还算不错的方法,但问题也很是明显。

礼法,说到底也只是另一种强权。

就像富商人前没办法吃四个菜,关起门来不是照样随便吃?无非是换了个地方,给他们添了些麻烦而已。

谁都知道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总有聪明人会各种钻空子。

便是设置了礼法作为其中的阻碍,也不可能真正涉及到方方面面去。

荀轲的初衷的确很好,可不见得能够真正奏效。

而且此事带来的恶劣影响也很大。

他能制定礼,后人就不能了?

如今王莽和荀轲心中或许的确是抱着此事对天下好的心思想要去做,可等到这一批人老去之后,安知后来者不会将这当做一种纯粹的御下之术,直接忘掉初衷,反而利用更改礼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相比于礼法所能够起到的效果,这份遗害也当真一点都不小,绝非是危言耸听。

“为了避免朝令夕改,礼法本身也要加以层层的限制。无论是对于皇帝、大臣,都应该有所防备,防止礼法成为私人牟利的工具。”

荀轲脸色未变分毫,显然这一点他也早就想过,“无论是从正当性、正义性还是神圣性来进行选择都无可厚非。但现在的问题是,第一步尚且都还没有迈过去,谈什么限制都还为时尚早。

但它的效果,已经足够让人拼尽全力去做!”

荀轲展现出了充足的决心,自从见到顾担后,所言从未脱离过此事。

“而且,如今夏朝也已经有了二十年。国家初建之时,人手严重不足,诸多条例皆是沿用大月的旧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当初的问题已经不再是问题,可真正的大修大改,还未有过。

如果夏朝不想重蹈覆辙,再走一遍大月所走过的路,就必须要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我遍览典籍,熟习史书,最终看到了这样的一条路,我坚信它会让夏朝更好,起码会比大月更久的多!”

荀轲接连不断的说道。

顾担恍然。

明白了荀轲如此坚决的另一个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