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5 想通了(2/5)

譬如第一次丹阳大战,因为楚军当时出动的都是精锐,所以秦楚两军的战损比基本保持在还算合理的水平。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赵国赵奢‘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成名之战,和秦军的伤亡比基本保持在一比一,甚至赵军的死伤相较秦军还少一些。

回归正题——

不管秦军再怎么凶猛,也绝不会在伤亡超过六分之一的时候,仍能保持如此凶悍的攻势!

曲阳新军或许能扛得住这样的伤亡,但这是因为曲阳新军和其他军队有本质的不同——曲阳新军不是戍卒,而是职业军队,同时又是熊午良本人的家乡子弟兵,凝聚力更强,而且死伤军士的待遇超好以致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

熊午良微微眯眼,望着挂起来的舆图,若有所思……

众将则再次安静下来,恭谨地盯着面前这位小君侯。

熊午良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面前的长案——答案很简单!

秦军增兵了!而且增援来的人数绝对不少!

但……哪来的这么多秦兵?

……

秦国这几年真可谓‘流年不利’,第二次丹阳大战的惨败,损失了数万最精锐的兵力,又让秦国签署了丧权辱国的协约……然后就是司马错联军伐楚之战,前期轰轰烈烈红红火火,后期惨惨淡淡全军覆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