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准备训练新军(2/3)

“国师大人?哎呀呀呀,了不得呀!房某这厢有礼了。”————“三位贤侄,你们还不快见过房大人?”

“小女子催我弟/催你弟/催她弟见过房大人!给大人请安!”三女话音未落,上来盈盈一福,尽显娇媚。

“哈哈,免礼免礼。‘国师大人’乃‘活神仙’啊,想必三位小姐,哦不,‘仙女’也道行高深,神通广大吧?”

“咯咯,房大人说笑了。咱家祖传的《鲁班书》传男不传女,否则……咯咯。”话音一落,气氛轻松了。

其实,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东北建立的“后金汗国”曾一度面临崩溃。不过,由于其向明朝发起了数次进攻,不断攻城略地抢东西,先后消灭了十几万明军之后,仿佛吃了一支强心剂,又开始满血复活了。

而当时,明朝已经是腐化堕落,积弊重重,财政吃紧,尽显衰败,对崛起的后金政权只能被动防守。

只不过面对看似无解的局面,但在袁崇焕被大明朝廷二度启用后,竟然直面皇帝提出了“五年平辽”的计划,表示用五年就能收复辽东并解除后金的威胁。这是咋回事?发生在另一时空的事情可以给出答案。

西元1627年,尽管明朝“天启皇帝”朱由校暴毙而亡,但其同父异母弟“信王”朱由检即位为“崇祯皇帝”。

此前,“天启皇帝”因“阉党”与“奶娘”乱政,不得不将主管“关宁防线”的袁崇焕罢免回家。待崇祯登基后想要大刀阔斧地改革一番,特别是面对后金越来越严峻的威胁,他很想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崇祯帝听从朝中大臣们建议,重新启用袁崇焕。袁崇焕来到北京,面对崇祯对辽事的询问,提出了“五年平辽”方略。

袁崇焕认为,后金要进犯辽西,必然要拿下锦州和宁远城。明朝军队战斗力不如后金军,野战基本上都是送人头。但是,后金是远离主场来袭,利在速战,则明军可死守城关,便能让后金军啃不下坚固的城防,时间一长,对方后勤不济就会陷入困境,便能有机会找到对方破绽而击败对方。此乃总的战术安排。

一方面是“以辽人守辽土”,因为以往在辽东用兵,常常组织起二三十万人的大军往前线送,往往耗费朝廷的大量钱粮,且后勤难以支撑。若朝廷用了此策略后,则只需要六万辽人自己组建的辽兵即可正面应对。并且,平时只要抓紧时间筑城,便能一点点地把防线往前推进,从而大大节省了朝廷开支百姓负担。

其中的根据便是后金政权的性质和国力决定了它的军事行动主要靠劫掠,那么明朝军队就可以趁着后金军抢完回去的间隙,一点点收复故土,将“堡垒战术”发挥到极致,即步步为营,蚕食土地,耗死对方。

另一方面是屯田自给,减少海路运输钱粮物资成本。同时,安抚西北部的蒙古部落,让这些蒙古人“战则不足,守则有余;守既有余,战无不足。不必奢言恢复,而辽无不复;不必急言平敌,而敌无不平”。

在阐述完这个方略后,袁崇焕提出了一个收复辽东并消灭后金的时间——五年。这个时间看起来不太靠谱,毕竟万历年间,明朝的财政和军事状况还不到如此窘境都没能压制努尔哈赤,现在凭什么就能做得到呢?其实,袁崇焕根据当时后金状况和明朝国力分析,这次提出的策略在当时还是有相当高合理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