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1/3)

上回讲到娃她娘通过小女儿“催没弟”来操控三具“鬼仙分身”给自己创造了无穷财富后,打算继续抢劫。

“咯咯,发了!发财了!发大财了!”娃她娘一边掂量着手中的两颗三尺长的“老鼠牙齿”,一边抚摸着一条六尺长的“老鼠尾巴”,忍不住地将精神力渗透其中,仔细查看里面堆积如山的各种灵材、灵药和灵石。

这些有“灵气”之物对“修真者”都有大用,因为无论是炼丹、炼器、制符、布阵、灵植、仙酿、调禽、驯兽,还是像妖兽、妖禽一边直接炼化吸收,在不考虑副作用的情况下,都能使功力大增,何止价值连城?

不过,那些数量更加庞大的金、银、财、宝、铜、铁、锡、铅等矿产和金属虽对“修真者”基本无用,但在凡间却很有价值,因为金、银、财、宝能被当做一般等价物在市面上自由流通,充当着“货币”角色。

而相比较于“金银财宝”,那些数量也更加庞大的铜、铁、锡、铅等却是朝廷和民间急需之物,比如铜、铁可以用来制造农具、武器,尤其是枪炮,而锡可以制造饰品,铅与铜则是制造铳炮弹丸主要材料。

此外,娃她娘还收获了“硫磺”和“硝石”,毕竟“硫磺”是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料,“硝石”是制造“硝酸”的主要原料。尽管当时的“黑火药”产量不大且主要依靠“硫磺”与“硝石”,世人却不知而“硫酸”与“硝酸”更有用!

因为“硫酸”是“工业之母”,可用于后世的化肥、冶金、石油、机械、医药、洗涤、化纤、塑料、涂料、军事、核能、航天等工业领域,而“硝酸”则是“工业催化剂”,可以制造炸药、农药、燃料、氮肥、铵盐等。

不过,在明朝时期,近代自然科学才在西方刚刚萌芽,并未形成体系和门类,即便是西方人所制造的“黑火药”,也是从阿拉伯人、蒙古人和突厥人那里学来的“炼金术”,却不知此乃源自玄门道教的“炼丹术”。

当然了,在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提到了“湿法冶金术”,即“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此乃旷工开采铜矿时,发现“曾青”(氯化铜溶液)溅到“凿子”、“铁锤”、“铁锹”或“鹤嘴锄”上时,很快出现“镀铜”。

这种现象在化学上叫做“置换反应”,即化学性质更加活泼的金属,在遇到化学性质不如自己活泼的“盐溶液”时,因两种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发生得失而产生化学反应,由性质更活泼的金属置换出另一种金属。

但沈括不是近代化学家,当然不明白这是发生在微观世界中的“盐类”依靠溶液而实现的“分子重组”。可是,比沈括早存在几千年的原始人却能根据生活经验而冶炼金属,让人类从“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这说明以“凡人”为代表的人类具有高度智慧,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物种之一,在某些方面并不亚于“妖兽”、“妖禽”、“鬼物”和不少精怪,就连人类中的“修真者”也不敢过于小觑“凡人”,尽管“凡人”寿命短暂。

原始人先学会了使用工具来狩猎,后学会利用火来驱赶猛兽和烤制食物。不过,随着时间的推进,原始人类会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多,而且在清理群居洞窟里的火堆灰烬或烧纸陶器时,竟意外发现金属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