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打仗即烧钱,战马最烧钱!(4/5)

朝廷为便于采购和选择马匹,曾公开与北方蒙古部落和东北女真部落合伙设立马市,进行茶马交易。

不过,这也不是根本性办法,因为汉地的传统习惯是种田,若只考虑应付战争储备而让官府来养马,则实在太不智了。俗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以让官府养马的效果很不理想,不如向外买马。

经过长期实践后,明朝官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便让大臣们在绞尽脑汁寻找解决的办法。最后,“衣冠禽兽”们决定把驯化马的任务交给了民间。百姓可随意养马,还可能享受到补贴,养好马后统一交给官府。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好处也有坏处,因为很多“衣冠禽兽”们都想着如何滥竽充数,虚报银两以中饱私囊,因此能多弄几匹马就多压榨一下老百姓,所谓“人多好办事,人少好分钱”,弄虚作假,上下通吃。

于是,朝廷为了杜绝贪腐,就颁布了一条法令,要求所有人每年都要向官府上缴一定数量的马匹,否则就要严惩。百姓们因此压力山大。而贪官污吏则以缴税为名,或将自己家族的老弱马匹交给百姓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越是有钱有势的人就越不会去养马,反而把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推给老百姓,同时还巧立名目层层盘剥老百姓,目的就是要逼得老百姓去借高利贷来替官府养马。最后,搞得百姓家破人亡!

如此一来,“衣冠禽兽”们贪腐成风,财富却与日俱增,不仅变相地掏空了老百姓的家底,还侵占了朝廷用于养马的资源,终于导致了明代养马业停止发展,也最终导致了明朝后期马匹严重短缺的无解问题。

其实,明代的驯马制度早已建立但并不健全,因为根据史料记载,明朝中期的马匹的数目比建朝初期增加了六倍。最鼎盛时期,马匹的数量可以达到三十万以上,这才足以保证明成祖五征漠北和占领辽东。

由于官府强制要求民间养马,而受中原地域条件所限,本来应该放养的马逐渐被圈起来,因此导致了马匹的品质大幅度降低。另外,明代兽医多精通医术,所以极少有病马死亡,本来是好事,但适得其反。

因为这违背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法则”,造成了一种奇怪现象,即虽然每年上缴给朝廷的战马很多,可真正能够上战场给骑兵使用的优质马匹却是寥寥无几,最后只能用来托运后勤物资罢了。

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们,上缴给朝廷的马匹大都是平民豢养的,因为马匹体型太小,不够强壮而根本无法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这在明朝鼎盛时一直没有显露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