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7)(2/3)

这其中有明、清数百年间的众多朝鲜使臣记录的燕行文献传世,也有记录明、清使臣、文人与朝鲜文人的诗歌唱酬集录《皇华集》留存。

中、朝文人之间的文学沟通和思想交流从未间断,且保存了大量史料供可后人发掘、研究。除了使臣、文人个人的笔谈诗歌联系,中朝间的经典书籍流通,主要以官方的形式进行着。

经历明朝中、后期近两百年的政治往来、经济贸易和文化熏陶,朝鲜不仅以一个独立国家的身份在外交上与明朝更加亲近,而且在思想文化和民族精神上也逐渐向明借鉴,并在融汇中华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形成了自己的所谓“小中华”思想意识。

这也为接下来在明朝末年万历年间的两国联合抗击日本大举入侵并取得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也是中、朝两国“宗藩关系”再造巅峰时期,是“万历三大征,患难见真情”。

自万历二十七年至崇祯十七年,是明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虽然明朝的国力已经日薄西山,但因为两次出重兵,并且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帮助朝鲜抗击日本入侵,最终赢得胜利,成功保住朝鲜而备受朝鲜感激,由此产生的明朝“再造之恩”甚至影响了朝鲜近百年对清的政策。

明亡之际,面对更加强大的“后金政权”(满清朝廷),朝鲜也不得不根据现实的东亚局势而调整对“后金”的态度。然而,表面上的屈服并不能掩盖其心理上的“尊明”思想,而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便在这种复杂的改朝换代过程中,继续不尴不尬又很尴尬地发展起来了。

西元十六世纪末,日本尾张国“奴仆出身”的丰臣秀吉被其领主织田信长重用,随后在继承信长军事权力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了对日本的统一,结束了日本群雄割据的所谓“战国时代”。为了转移日本国内各大领主之间的矛盾,丰臣秀吉居然策划并实施了大举入侵朝鲜的对外扩张政策。

丰臣秀吉的火速入侵与朝鲜落荒而逃的狼狈,在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到两个月,朝鲜就已经有了亡国之迹象。而明廷本着“兴亡继绝”的对藩原则,最终让“懒政皇帝”明神宗果断下达了救援朝鲜的命令。

但由于明廷内部贪污腐败、党争不断、腐朽堕落、财政困难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双方战况持续僵持不下,前前后后一拖再拖,打了七年才有了结果。这还得归功于一场意外,那就是“倭寇”首领突然暴毙。

西元1598    年8月18日,丰臣秀吉病死。早已疲惫不堪的日军趁机想要撤军,而明、鲜联军立马在“露梁海峡”对此进行拦截并发动攻击,于是双方展开了声势浩大而惨烈的海上大战。

最终,日本军队主力被歼灭,明朝和朝鲜也牺牲了邓子龙、李舜臣两员大将,历经七年牵扯中、日、朝三国的“壬辰战争”就此画上了句号。

经此一役,原本就国力已见衰颓之势的明朝更加元气大伤,而因作战不力导致的战期延长也暴露了明朝自中央政府至朝廷官员的无能与腐败。

清朝人编写的《明史》评论此次战役耗费巨多,将战争结束的根源归结于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之死,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万历二十七年(西元1599年)闰四月,明神宗以“平倭”诏告天下,标志着明朝的“抗倭援朝”战争终于结束了。

朝鲜因为明朝的援助而免受灭国之灾,在原本亲明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强烈的“再造之恩”的感念。因此,中、朝两国之间的“宗藩关系”也由此变得更加紧密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