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东征倭国(续)(2/3)

后来,又加上外国(美国)要求通商,而幕府虽力事迁就,但大势所趋,使得整个“幕府体制”都发生动摇,终于导致雄藩群起,并发展成讨伐幕府的“倒幕运动”,最后迫使日本的“幕府制度”终于走向了衰亡。

言归正传。德川家光作为与明朝崇祯帝同时期的日本最高统治者,生于西元1604年8月12日,卒于西元1651年6月8日,为“江户幕府”的第三代“征夷大将军”,也是第二代“幕府将军”德川秀忠的次子。

在异时空,德川家光的母亲为浅井江,她于“庆长九年”(西元1604年)在日本的“江户城”生下儿子德川家光。德川家光的祖父即德川家康曾赐予孙子乳名叫“竹千代”,意思即他将来会成为第三代“幕府将军”。

“竹千代”在出生后,立刻被带离父母身旁,而交由乳母抚养。到了“元和六年”(西元1620年)元服,正式改名为“家光”。到了元和九年(西元1623年)六月,德川家光与其父德川秀忠上洛,回到江户城后,正式成为了第三代“幕府将军”。德川秀忠隐居于“西之丸”,故此地称为“大御所”,于是形成了“二元政治”。

“宽永三年”(西元1626年),德川家光被升为“左大臣”。待“宽永八年”(西元1632年)其父亲德川秀忠去世后,“德川幕府”便开始由“幕府将军”德川家光亲自执政,他终于成为了全日本的最高统治者。

在德川家光执政期间,他确立了“老中”、“若年寄”、“奉行”、“大目付”的制度,并将幕府的现职将军(他本人)定为最高权力者。到了“宽永十二年”(西元1635年),他修订了《武家诸法度》,对各方诸侯们施加了“参勤交代”为义务的规定。

此外,德川家光还垄断了与外邦在“长崎贸易”的利益,并强化了对“天主教”传播的压制。“宽永十四年”(西元1637年)“岛原之乱”,四年后完成了“锁国政策”,“德川幕府”一连串强权政策被认为是“武断政治”。

到了“庆安四年”(西元1651年)四月二十日,德川家光逝世于“江户”,享年四十八岁。其墓所在,位于訤木县日光市的“轮王寺”,法号“大猷院”,被“幕府朝廷”赠“正一位太政大臣”。这是他在异时空的生平。

此时,在“江户幕府”的议事厅堂中,德川家光与其父德川秀忠相对跪坐,下方垂头跪坐成一片的是来自各地大小封建势力的代表,皆一副“眼观鼻”和“鼻观心”的严肃表情,因为他们早已得知了很不好的消息。

“尊敬する父上が,あなたの息子に就いており,私はすでに信頼できる情報を得ました。海の西の明は傾国の兵を率いてわが日本国を攻める準備をしている。これはどうすればいいですか。(尊敬的父亲大人在上,你的儿子我已得到可靠消息:大海西边的明朝准备起倾国之兵来攻打我日本国。这该咋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