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小马,这事我绝对没跟他说!(1/3)

夜晚,王府井的街头很热闹。

好像没有想象中这么多外地人,大多都是京城口音,很多人手上提溜着东西边吃边走。

迎面走来一个老头,手里端着碗什么东西,嘴里还在骂骂咧咧。

“真特么贵,本地人都坑,傻逼才来王府井呢!”

说罢,还有点不解气,停下脚步对着周围的人群大喊道。

“诶,我跟这儿说一句啊,这街啊,趁早拆了得了,这里边儿卖东西的都特么坑人,卖的吃的齁特么贵,比前门大街差特么老鼻子远了!”

钱才三人从这老头儿身边路过,那声音炸得耳朵发疼。

路见不平,原地骂街,这也算是老京城特产了吧?

钱才听朋友说过,这儿的人只吃明亏,不吃暗亏,你要对不住他,必被问候祖坟,很可能还是在你家楼下或者院外大声问候。

而且民间*王还挺多,就周围这些人吹牛B的内容动辄涉及“高科技”,“政策”,“国际化”来看,整体知识储备明显比其他地区多。

一进去感觉确实不该来,本来准备感受一下京城文化,结果一个女的戴着个大喇叭在疯狂叫卖,把半条街的声音都盖了,他想听的老式吆喝声在门口还有一两声,一进来,根本听不着。

旁边居然还有卖字画的,也不知道这些吃得油兮兮的手上去摸一下,会不会把字画当切糕买了。

进来到了个十字路口,几人往“美食长廊”牌匾那边走,喇叭叫卖的声音终于小了些。

“来都来了,吃点儿?”

钱才也不想煞了心情,笑着对两人问道。

李蜀光打量了一下周围,干脆点了点头道。

“行,我也没来过,陪你吃点,老听人说京城人的口味怪,我真想试试。”

陈福生却连连摆手道:“伱们吃吧,我们38军就在保定,这儿经常来,早都吃腻了,其实这些炸的蚂蚱虫子蝎子什么的,跟京城什么关系都没有,就是坑外地人的。”

“行,咱们就吃点老京城的口味。”

钱才领头,在陈福生的介绍下东买西买,买了一大堆,最后在一个卖炒肝的门口的小桌子前坐下。

跟老板叫了三碗炒肝儿。

没办法,不给陈福生叫碗炒肝儿,人家老板不让他坐。

确实特么明抢吧属于是,陈福生说这里的炒肝儿比外面贵两倍。

开吃。

尝口卤煮,嚯~小肠又脆又香,大肠头更肥更韧,不油不腻,蒜泥香而不辣,筋道。

虾肉馄饨,嚯~在馄饨里找了半天,最后只能总结一下,应该是老板名字叫虾肉。

买的绿茶,嚯~糊弄糊弄嘴吧,一口下去茶味很浓,就这,没了。

爆肚,嚯~挺脆的,芝麻酱的味儿太浓,没有C市的牛油蘸料煮一煮放在香油碟里好吃,不过他们家卖的部位挺齐全,百叶,肚仁,蘑菇头,肚领,肚子啥部位都有,这个是火锅店吃不到的。

豆汁儿,嚯~呸!

外地人喝不惯?本地人喜欢喝这玩意的多少也有点忆苦思甜。

要说焦圈儿蘸里面比较好吃的,他感觉还不如蘸豆浆。

有些东西还是失传的好。

人生建议:真的不必什么都尝试。

炒肝儿端上来尝了一口,也是有种肝硬化的感觉,不过陈福生尝了一口,大大方方当着老板娘的面说了一句“这家不好吃,我上次吃过一家,还行。”

换来了一个老板娘的大白眼。

羊蝎子烤鸭涮羊肉啥的,做到全国了,没啥说的,但不是坐在街边吃的,得算堂食。

炸酱面糖油饼杏仁豆腐啥的还行,不过吃多了也有点腻,尤其是现在吃了个半饱的时候。

钱才吃了一通,感觉很想站起来喊一句,你们京城人以前就吃这些?比我们西南地区的生活可差远了啊!

感觉Z市吃了多年的油果子,丝娃娃,鸡蛋糕,脆哨糯米饭,红油米皮,羊肉粉,豆花面都在请求出战。

茅台咱就不拿了,算作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