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扶大局者谁?(2/4)

他还想跟张周解释一下,不是自己窝囊无能,但话到嘴边又知道张周对自己太了解了,也就尴尬一笑算是把事揭过了。

……

……

本来有关张周有特殊计划的事情,只是军旅中有人在谈。

也是军中对这场搜套期许很高,认为大明应该在此战中,除了在河套之地建立稳定的城池等营盘,还应该直接对鞑靼小王子等部族造成实质性的打击。

渐渐的,这股议论也转移到朝中,加上这场战事本身就透出一些邪乎,明明皇帝有更好的张周、王守仁、王琼等人不用,非要用到朱晖等人,这就让人心生遐想,是不是背地里有什么不予公开的秘密,要等战事出结果之后再公布……

这种事之前出现过,就使得无端的揣测多了起来。

这天朝议。

张周出现在奉天门,当天朝议的重点在意河工,本来跟西北用兵的事八竿子打不着,却非在朝议即将结束时,由户科言官把西北用钱粮的事给说出来,并以当年黄河春汛等事的用度,打算把用在大同等处的一些钱粮给扣下来。

朱祐樘听了,倒没什么反应,反正他是不会应允的。

而因为事起突然,也不能因为言官怎么说,皇帝就要怎么应允,最后事也在没有任何解决的情况下,朝议解散。

只当是小插曲,张周很明显感觉到这次的事,是有点针对他自己,毕竟他不经常出现在朝议中,有他在的时候,非要有一两个议题牵扯到西北的事,大概就是对他这个新任的兵部尚书展现出朝中对于反战的态度。

皇帝没有单独召见张周,所以张周是随着大臣一起出宫的。

内阁三人没有跟张周有什么交流,倒是吏部尚书马文升有意靠近过来,跟张周点点头,把话茬给递过来。

“秉宽,最近兵部和都督府内,谈论最多的,是用兵之事,不知筹备如何?”马文升作为前任的兵部尚书,在兵部体系内影响力超群,也是因为张周这个兵部尚书不太过问部堂事的结果。

张周并不像传统那种坐于部堂的尚书,更多是参与到跟皇帝的沟通和决策,兵部普通官员跟张周沟通的机会不多。

不是说张周冷傲不愿意跟这些人接触,其实是兵部随便一个主事,论资历都比张周强很多,除了打仗这件事之外,谁服谁?

但人家马文升就不一样了,要资历有资历,要功勋有功勋,更重要的是马文升更符合这时代官员体系的“价值观”。

张周也认真回答:“备战的事,我没有过多参与,粮草和兵马等,我也少有过问,最近在关注于辎重的调运,以辽东调集为多。”

言外之意,我现在关注的重点不在西北,而在辽东。

马文升好奇问道:“伯安不是已经留在大同?辽东可还有后续的安排?”

张周道:“奴儿干都司的战事,不能半途而废,眼看开春,辽东也到了持续用兵的时候,战事规模都不大,要以战养战,还要保证战事有推进,因为部族和地势复杂,要费神费力的地方,可比用兵河套更为繁琐和复杂。”

“嗯。”马文升点头,“辽东用兵,确实是纷繁许多。”

张周问道:“不过我倒听说,最近保国公就要点将点兵,前往西北,吏部对此该知悉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