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一树梨花(2/3)

不过张周也没有马上把事都落实,至少让宁彤先有一段时间可以适应,而安顿宁彤的事,张周也没有让身边人去完成,更多是在本地找了丫鬟和婆子,让宁彤在港口先安家落户。

正月二十五。

这天是张鹤龄、张延龄、张永三人带兵出征辽东的日子。

张周与朱凤亲自送他们上船,看着船头上志得意满的张家兄弟,张周大概知道这对兄弟带兵出征没个好,但这毕竟是朱祐樘的意思。

朱凤却好像跟张家兄弟很熟稔一般,老远朝着他们挥手致意,那感觉就好像是送别自己的亲人。

“张兄,你说他们去了辽东,能打胜仗吗?”朱凤很认真问道。

张周道:“你觉得你自己带兵去,能打胜仗?”

“不知道。”朱凤道。

“连你自己的事你都无法确定,你还来问我?”

说到这里,张周转身往船坞的另一侧走。

朱凤急忙追上去道:“船还没出发,这就回去?”

张周道:“再过几天,铁路就要正式奠基,都督府那边已催促你早些回京。知节,你在这里的安逸日子没剩下几天,赶紧收拾心情回京去。”

“回去……”朱凤显得很为难。

张周指了指不远处新建的一片居民区道:“你看那边。”

朱凤瞅了瞅,不知张周是什么意思。

张周道:“这里既是一座港口,又是一座城池,是百姓安居之所,而你的舞台却并不在此。辽东一战的确不需要你去做什么,但西北军政等事,可能还需要你大显身手。”

朱凤听了之后,脸色更显忧愁。

张周继续道:“这几年,跟鞑靼人交战数次,虽取得一些胜仗,但始终未能令鞑靼人彻底覆灭,且他们的野心不死。陛下本就有意于开春时御驾亲征于草原,你该回去整顿一番……研武堂年后也该开课了。”

朱凤道:“去当研武堂讲官的话还好。”

张周回头看着他道:“你现在是要培养一批军将,能与你一同征战草原,最近几年,从研武堂出来的将官是不少,但能功成名就的寥寥无几。京城的事,暂时就交给你了。”

朱凤见张周要走,急忙追问道:“那张兄,英国公那边的差事,到底是谁接替的?”

“没人接替。”张周脚步不停道,“英国公回京之后,或也不会消停,以他在朝中的势力,对你我会有极大的影响。你回去之后,既要防备有人在背后捅刀子,也要小心身边人。言尽于此了。”

朱凤一脸迷惑。

他不明白“身边人”是哪些人。

对于未知危险的预判,显然他也无法做到。

……

……

也就在正月二十五这天。

皇帝正式批准了马文升请辞的奏疏,马文升正式卸任吏部尚书的官职,但因为皇帝到此时仍旧未能上朝,有关谁来接替马文升,在朝中也是展开讨论,但基本上都也没出各自的衙门。

皇帝对此似乎也并不关心,因为皇帝那好像早有准备。

林瀚府上去拜访的人日益增多,本来林瀚在京城过得都是清苦日子,但自从跟张周联姻之后,他的生活质量是呈直线上升。

而本身林瀚还是愿意跟儒官进行往来沟通的,不过当林瀚发现这群人都是觉得自己能晋升为吏部尚书,提前跑来与他通关系,甚至希望他在当上吏部尚书后做一些提拔时,林瀚的心情就不太好了。

这天沈禄亲自登门,说得也是林瀚可能要晋升吏部尚书的事。

林瀚道:“留在礼部,难道不好吗?”

沈禄笑道:“瞧您说的,这礼部尚书虽显贵,但也仅仅是为天下读书人表率,但要是执掌吏部,那就不一样了。涉及到栓选等事,天下人谁不仰慕,谁不想与您多亲近亲近?”

“这就是你来的目的?”林瀚皱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