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为士林计(2/2)

二人到了翰林院的学士房内,陆完感慨道:“以往没机会进来探访,这可真是个好地方。”

程敏政拿了茶水过来,叹道:“养闲人之所罢了。”

陆完一笑道:“先前程学士回了内阁,跟那两位阁老,把事都说明了吧?”

“嗯。”

程敏政点头。

陆完道:“那我猜,那两位阁老并不会太高兴,甚至还会觉得,对他们是晴天霹雳。”

尽管事被陆完言中,但程敏政仍旧以严厉的口吻道:“同是一殿之臣,何须挖苦讽刺呢?”

陆完叹道:“早就料到的事情,先前蔡国公上了一道奏疏,所言乃朝中有些人,只为士林计,而不为天下计,这话让我感触颇多。想朝中这么多朝臣,本都是为一个目的而在朝为官,可到头来,谁又会真正为天下计呢?”

程敏政一时没说什么。

“刚得到消息,陛下已在回京的路上,回来时,就听说翰林王学士将要入阁,而下一个致仕还乡的阁老,却不知是谁。”陆完道。

程敏政道:“无须是旁人,就是我好了。”

陆完道:“那程学士到底是为士林计,还是为天下计?”

程敏政皱眉道:“全卿,你说这话,到底是何目的?若是来挑拨离间的,大可不必再说了。”

显然从开始,程敏政也没把陆完当成“自己人”,他还是愿意把自己当成翰林院出身的大臣,愿意为刘健和李东阳效犬马之劳,可惜现在的情况是,刘健和李东阳不待见他,反倒是陆完总是在想方设法与他走上一道。

这让程敏政从心底会觉得,陆完这是利用他在跟内阁斗法。

尤其是谢迁的事,程敏政对陆完还是有意见的。

毕竟要不是上听处和研武堂两方来攻击谢迁,谢迁到现在也不至于沦落到去滨海城当个“出纳”。

陆完道:“我已请旨,从上听处退下来。”

程敏政道:“光请旨没用,陛下不会同意的。”

“你错了。”陆完道,“上听处从设立之初,便是以轮换制度为定,没有人可以长久留在上听处中,而要以有能有德之人留之。这跟内阁不同,你们几位阁老,从来都是论资排辈,除非从朝廷退下来,否则将是一入阁,便终身乃阁老。”

程敏政皱眉道:“你怎知陛下会让你退出来?”

陆完道:“陛下回京之后,就会调整上听处的成员,如今上听处内四人,恐怕连程学士也要改之。应该是以马上要入阁的王学士兼任上听处差事,蔡国公也就是那位兵部的张部堂,回京之后或是会主理上听处。”

程敏政道:“这些你都是从何处听来?”

陆完笑道:“不是什么秘密,无须他人相告。”

程敏政想了想,好似自言自语道:“张秉宽回京,或是直接要为吏部尚书,以他的公务缠身,会兼任上听处差事?他一向都不喜欢往前走,喜欢躲在幕后。”

“不一样了。”陆完道,“我还听说,此番要升吏部尚书的,乃是礼部林尚书。这次张尚书回朝后,会同时兼理户部之事。”

“你说什么?”程敏政惊讶道。

陆完道:“在下或会进一步,为户部左侍郎。”

“那王德华呢?”程敏政惊讶于陆完消息的灵通,急忙问道。

陆完摇摇头道:“这我就不知了,或是升总宪,继续打理三边之事,也可能调回京,主理都察院之事,谁说的准呢?”

程敏政一脸不解之色道:“王德华此番在西北,的确没立下什么像样的功劳,若他立了,是不是回朝之后,这户部尚书应该由他来兼任?若未得功劳,只能为左都御史,也的确是降了一格。”

陆完道:“大概是如此吧。”

程敏政问道:“那到底是谁离开内阁?”

之前程敏政还以为陆完是来挑拨离间的,但在听了陆完一系列的“内幕消息”之后,他开始觉得,陆完所知道的细节很多,且符合常理,并不像是来找他逗闷的。

陆完摇了摇头道:“不会是程学士,要么就是刘阁老,要么是李阁老。这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人会退,这是十有八九的事情。”

程敏政道:“那你来跟我说这些,有何目的?”

陆完道:“程学士,你如今距离首辅,也是一步之遥,将来再过个一两年,这内阁之事,或由您来主持,难道在下来跟您通个气,也需要理由吗?”

程敏政冷声道:“全卿,我承认,你做事很有手段,也有能力,但你也该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何处。”

“嗯。”陆完点头道,“资历尚浅,在朝中难以服众,这也是我为何在上听处不能久持。”

程敏政道:“还有,你太工于心计了!”

这话,就让陆完不太喜欢听。

程敏政却好像是打定心思要说一些逆耳的忠言一般,续道:“你在朝中,必定会开罪太多人,但你也知,能给你带来权力的人是谁。你想拉拢于我,让我相助于你,只怕太难。我这人,想法还是太过于传统,不太喜欢与你这般工于心计之人往来太多。”

就差说,你别跟我混了,咱以后分道扬镳。

这话非常无礼。

陆完却并不生气,轻笑道:“程学士,您乃高士,也会跟我这般人一般计较吗?”

程敏政无奈道:“当初我也以为,在朝中不过是混几天日子,等退下去之后,就能颐养天年,己未年那一场会试,让我心境改变太多,我也不知为何总会去想一些事,都是超出我所见所闻的,让我心生退意。”

陆完道:“程学士要退,那是朝廷的损失。”

程敏政没有搭理陆完的话茬,继续道:“若张秉宽入阁,我随时可以让,以前我觉得他,锋芒过于显露,太容易得罪人。可经历这几年的事情之后,我倒觉得,若是没他的话,这大明社稷内部将会是一潭死水。”

陆完笑道:“深有同感。”

程敏政目视过去,言辞激烈道:“你是张秉宽栽培出来的人,我可以认为,他算是你的伯乐,但我不认你这匹千里马。你最近在朝中,与诸多大臣往来,你以为我不知,但其实我什么都知道。张秉宽不愿结党,但你却想以结党来换取朝中的名声,并非善举。我能说的是……你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