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殿州惊涛 105、陶荣潜伏记(1/2)

正月十二日早晨,殿州南城城外的上李厝突然被殿州卫军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那叫针插不进,水泄不通!许多到上李厝将军家蚵壳屋熬糖作坊送甘蔗和柴火的人都被如狼似虎的卫军“请”到了官道上,不许靠近上李厝一步。卫军们除了不许百姓靠近,倒也没有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只是钉子一般在那里站岗、放哨,就连一只苍蝇都不许飞过!

百姓们不敢大声喧哗,只能小声议论。这时,有人忽然发现异常,指着上李厝后山上一队队各色军服的卫兵,纷纷猜测发生了什么军国大事。

有消息灵通的人士就悄悄说,威烈将军苏瑞尚率领卫军士兵昨夜在上李厝后山设伏,剿灭了一股悍匪!目前,殿州卫军正在上李厝附近的各个山头拉网式排查,搜捕漏网之鱼!

听到这样的消息,刚刚经历过倭乱的百姓一下炸开了锅!他们既害怕,又紧张,又激动,也有点兴奋,更想知道设伏事件的来龙去脉。

临近午时,军号突然吹响,接着是一声比一声更急更响更激昂的鼓声传来。紧接着,人喊马嘶,鼓声震天,从上李厝涌出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和车马。有人抬出十几个担架。到了官道路口,把担架抬上了军营的敞篷马车。

马车并没有立刻启动。海风吹来,百姓立刻闻到了一股浓重的血腥味,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原来,他们看到的是十三具尸体!

只见殿州磐石军营的定远将军孔峰骑着一匹枣红大马,在众官兵的簇拥下,威风凛凛、杀气腾腾地跃阵而出。只见他左手拿着马鞭,右手挥着大刀,嗓门大得赛似锣鼓:“各位殿州父老乡亲,危害夏州及附近城乡几十载的土匪流寇‘夏州十三太保’,近日流窜到殿州府城南城外的上李厝的山上,试图再次为害乡里,谋财害命,正中威烈将军苏瑞尚的埋伏圈。经过一夜激战,殿州卫军全歼夏州十三太保,卫军士兵毫发无损!取得上李厝剿匪大捷!”

听到这大快人心的战果,老百姓的手都拍红了,纷纷夸赞殿州卫军威武!将军威武!

中午时分,殿州府衙出具文告,历数夏州十三太保李勉、李宗、张枷、肖杰、薛礼、薛勇、柯尊、柯红、张金、张兰、崔红、凃剑、涂山等十三名惯犯、悍匪的桩桩恶行。这些,都在朝廷颁布的海捕文书中说得明明白白,无非是杀人越货、奸淫妇女、打家劫舍、鱼肉乡邻。有单独作案,也有两、三人合伙作案,更有全体出动作案!

文告到处张贴派发。而且,殿州卫军还拉着装载着十三太保尸体的敞篷马车在殿州大街小巷来回穿梭,游街示众。

与此同时,殿州卫军和殿州府衙的全体捕快倾巢出动,在殿州府城的南北城各处设卡盘查,搜客栈,寻租户,查户口、问线索。果然,到申时,士兵和捕快来报,城东、城西的几家客栈、租户都发现了有关十三太保的信息。

综合起来就是:就在烂了肚肠和黑了心肝到达殿州城的第二天,也就是他们在城内某处民宅大开杀戒的同时,夏州十三太保就已经分批潜入了殿州城。他们或住在客栈,或租房居住。

卫兵和捕快甚至查到了两个介绍租户的中间人,但是令人失望的是,这二人都已经被毒杀灭口。这条线索基本断掉。

苏瑞尚和刘希心中有数,知道“夏州十三太保”幕后黑手就是陶敏。他们是陶敏在夏州担任知府时收罗、收买、豢养的流氓、悍匪、惯犯、打手。他们官匪勾结,沆瀣一气,危害一方,无恶不作。尤其是在夏州砚案中,十三太保扮演着丑恶的角色!可惜,在今天早晨那样的生死关头,不得不痛下杀手。如今反而没有了活着的人证,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但是将军和暂代知府深知杀鸡骇猴的道理,特地让载着十三太保尸体的敞篷马车,在陶敏新买的院子所在地枇杷巷反复来回,游街示众。

还别说,这一招,真是让陶敏一家吓破了胆。

陶敏原以为,烂了肚肠和黑了心肝是只认钱不认人的江湖人士,亡命之徒,干的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杀手买卖。四千两白银既可以偷窃熬糖秘密,又可以毒杀熬糖工匠,真是一举两得!到时,将军家的熬糖作坊将会顶风臭十里,他也会上折参奏,既可以把将军拉下马,对永昌侯府和贤妃娘娘、以及四皇子、七皇子投怀送抱,为四皇子或七皇子上位扫除障碍;同时自己也可以独掌殿州熬糖的买卖!

然而,令他大失所望的是,不仅没有达到目的,那两个杀手却反杀得如此迅猛、凶狠,让他措手不及,反而折损了管家陶蝈儿和殿州地头蛇草上飞。他本来想在殿州复制“夏州十三太保”的奇迹,再弄个“殿州十三太保”出来,而草上飞就是其中重要人选之一,没存想却闹了个鸡飞蛋打!

而最令人匪夷所思、不得其解的是,通过侧面打听得知,两个杀手竟然成了将军家的座上宾!

陶敏在拿钱雇凶,派出烂了肚肠和黑了心肝两个杀手以后,仍然把“夏州十三太保”召唤到殿州来的目的,自然是为防失手,进行补救,确保万无一失地除掉仇敌。

然而,在两个杀手出其不意地“叛变投敌”后,他本能地收起利爪,蛰伏起来,以图来日。可是,初十日中午,夫人马喜儿和女儿陶玉、内管家陶蜢儿主仆三人狼狈不堪地回到城北他那个匿名购买的庄园时,他再也无法抑制滔天的怒火,对将军那个伶牙俐齿、令人生寒的女儿下达了格杀令,非挫骨扬灰不能解其恨!

可是,他陶敏派出去的是杀手,而不是让他们去送死的!

陶敏既害怕,又心痛。在夏州砚案中,十三太保在击杀湖广总督赖勋时能够全身而退,不料今日却折戟沉沙,全军覆没!

还有,陶敏心痛,不仅仅是因为十三太保,更是因为他的儿子陶荣!因为,他的儿子陶荣去给十三太保带路了!现在十三太保死了,尸体还被游街示众,可是他的儿子陶荣却没有回家,并且不知所踪!

就在陶敏一家惶惶不可终日时,他们家位于枇杷巷的院门被拍得山响。一队士兵和捕快居然到他家来查户口!而且是他们全家恨不得杀之而后快的“杀寇英雄”李旺,还有府衙的范捕头。

这二人带着十名殿州卫军(李旺已经是十夫长)和十名捕快,一天三次来“寻晦气”。他们拿着户籍登记簿和官府存档的奴婢登记档案,和陶家自己的奴仆身契进行对比,竟然查出了私蓄奴婢六人,课以六百两罚款。原来大成王朝的法律,奴仆买卖必须在官府备案交税。私蓄奴婢属于逃税漏税的行为,平时这根本不算什么,官府通常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根据相关法律,最高可罚款每人百两。所以刘希毫不留情地罚款六百两。陶敏不缺六百两银子,可是刘希争锋相对、毫不留情的态度让他又是怒火中烧,又不得不隐忍!

最令人心惊肉跳的是,李旺和范捕头反复查问陶荣的去向。他们只得说,陶荣患病,出去寻找名医良药去了。

关于这一点,一家人对陶敏的未卜先知、老奸巨猾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陶荣为十三太保带路,出发之前就约好,万一不能按时回家,对外就说是去看病,而且是不方便透露的隐疾。所以,李旺和范捕头几次去陶府,陶敏都这样辩称。

这种心惊肉跳的日子持续到了元宵节的晚上,陶荣才病骨支离地回到家里。李旺和范捕头看到他瘦骨嶙峋、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后,才最后确认,陶荣确实是病得不轻,大有病入膏肓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