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殿州惊涛 193、金银滩(2/2)

苏澜深以为然,道:“有道理。这帮贪官就怕行迹暴露断了财路没了命。”

老爷子忽然笑道:“你要派人去松江府调查翁浒,自然不错。不过,去之前,不妨先去问问你丰泰学堂的女先生。她曾经是翁浒的长媳!”

苏澜听了大吃一惊,道:“什么,温先生曾是翁浒的长媳?”

“是啊。温先生的父亲是松江府的教谕。她知书达理,颇有文采,精通针黹女工,而且还生了两子一女。她的夫君,也就是翁浒的长子,年轻时中过秀才,之后再无寸进,就是跟他爹翁浒比着娶小老婆。后来居然把一个扬州瘦马弄到家里。温先生忍耐多年,一纸休书休了夫君。这事当时在松江府轰动一时。只是可惜,两子一女翁家不肯给她。也是错付了今生的可怜人。”

苏澜焦急万分,道:“那您可知道,她的三个孩子怎么样了?”说着,讲了张凡可能对翁家灭门的事情。

老爷子也愣住了,道:“这个事情我还真的不清楚。我是听吉发回来说,你聘请了温先生,我还说,这件事情你办得极好。还有,温先生的女儿是长女,如果张凡动手的话,那时,她的女儿应该出嫁了。”

苏澜又道:“你可听说,翁浒致仕之前还娶了一个姑娘做小妾?”

“知道。他还给我发请柬,我没去,就派人送了六十两银子。”老爷戏谑道。

苏澜血红着脸道:“他还真是不要脸!可是,老爷子,您可知道,我听府衙的涂云甲说,他师傅曾说,这个女人说话大家都听不懂!我怀疑说的是倭语,而且她是仇四送的女人!”

老爷子愣了半天,道:“你这越说我心里越是发毛。这样吧,你的人手不够,我让吉发派人到松江府跑一趟!”

“那就谢谢老爷子了。不过,先别急,我明日去鸡爪岭,想办法画一张张凡的画像,让吉发的人带去松江府调查。我总感觉此事不妙!”

老爷子凝重地道:“这个更好!如有可能,尽量庇佑一下温先生的儿女。真是可怜!”

苏澜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道:“老爷子知道吧,何盾送给我京城一个庄园,叫醒园。”

老爷子笑道:“知道。他老子跟我说,是为了感谢你送了一张绝世珍宝航海图!”

苏澜笑道:“他们过誉了。”她沉吟道,“何盾跟我说,他自买了这个庄园后,一直有心无力照管,如今已经有两年没有收到一粒谷壳的佃租。如今第三年的收成就要来了。我想着,把张进的儿子张轩派到京城醒园去做大庄头。而且,郡主的弟弟马上来殿州,我想让这个庄头跟他们一起动身进京。可是如果我们的猜测是真的话,张进夫妻不一定让他走!所以,张轩如果不去,我这醒园就缺一个大庄头啊!”

老爷子道:“嗨,多大个事情!我让吉森给你留意。那个张轩什么时候给你回话?我好叫吉森提前物色人选!”

苏澜大喜,道:“明日他给我答复。若是不成,我就来麻烦老爷子了。正好,可以顺便探查一下那个张凡。”

说话间,何震让人端来了很多海鲜,什么吓啊蟹啊贝啊,弄来几大盆子。

老爷子高兴地道:“咦,这不是海蛎子吗?”

苏澜这才知道,覃龙覃虎和夏松夏柏他们捡的贝壳是牡蛎,又叫海蛎子。前世,又叫生蚝,能提制蚝油。

前世苏澜吃过不少牡蛎,最好吃的莫过于烤生蚝。但是金银滩的这种牡蛎似乎更大更肥美,她还没有认出来。

苏澜吃了一个,果然鲜美得要吞了舌头。

老爷子道:“对了,你还没有说,你到那片海滩去干什么了?”

苏澜一嘟嘴道:“瞧我,说了半天,这最重要的事情竟然忘记了。老爷子,这片海滩我给取了一个名字,叫金银滩!”

苏澜详细地把自己的打算说了。老爷子激动地站了起来:“我的天啊,如果当年我知道有这么一天,这二十万两恐怕就给翁浒了!”他激动地道,“这片海滩不小啊,一万两千亩呢。如果心想事成,将是名副其实的金银滩!”

苏澜道:“我还想,假使不能修码头,用骡马从洪山小道运到全园,再走全园的码头过江出海,那也可行。”

“这些都不是问题!”老爷子忽然有些泄气地道,“你开办这么大的海盐场,朝廷迟早都会知道。到时候我们一定要双手奉送,因为盐是朝廷专营,不许私产私卖!我们岂不是鸡飞蛋打,白忙了一场吗?”

苏澜笑道:“我知道,这个海盐场最终一定会交给朝廷,但是我们也可以跟朝廷谈判啊!起码,那地是我们的!最好的结果是,朝廷准许我们负责生产,负责运输,由朝廷收买,由盐商销卖,我们从中获得好处,比如争取部分销售权,垄断海盐的运输……”苏澜忽然神色一凛,道,“作为我来讲,如果拿这个海盐场给我母亲换得一个封诰,那也是值得的,我也心满意足了!”

老爷子愣了一下,由衷地道:“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苏澜却心里发苦。这个时代拥有一个晒盐场,不亚于前世拥有一座油田啊!食盐是国家专营专卖,晒盐场终究要奉献给国家,这是没法子的事情!

老爷子越想越兴奋,他激动地道,“澜儿,你这可是下了一盘大棋局!眼界开阔,高屋建瓴,纵横开阖,豪气干云!”他呵呵一笑,道,“你知道吗,我们大成的食盐,有三成仰赖西戎人的青盐。又叫戎盐,或者羌盐。我们大成自己生产的盐,满足不了百姓的生活。西戎据此要挟大成,要粮要茶要铁要丝绸,甚至要女人要土地!什么都要。不给,就掐断青盐供应!我们大成建国近百年,可以说,与西戎人为了青盐、为了土地不知道打了多少场战争!如果金银滩海盐生产出来,朝廷再拨付一点资金,还可以在沿海多建几个晒盐场,那我们大成就可以彻底摆脱西戎人的束缚和控制了,于国于民都是好事!这种情况下,你给母亲要个封诰,我想朝廷没有理由不给!”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细细商榷。

苏澜道:“现在困难的是,堆福没有县令,一切掌握在陶敏的手上,他活得比原先的县令还要滋润!如果我们贸然出面去买这个海滩,这家伙一定会提高警惕,百般阻挠,甚至可能会坏了我们的大事!”

老爷子道:“自然是找人代买,再过户给你。我想,他一定会亲自到海滩去查看,还会困惑,有人来买这样贫瘠的盐碱滩涂,这是要干什么?”

苏澜道:“问题是,即便过户,也要通过他!就怕拖来拖去,今年夏天最好的晒盐季节就拖过去了。”

两人沉吟了好久。

苏澜忽然笑道:“老爷子,我想到一个法子了。您看行不行?”她小声道,“舒郡王的小公子马上就要到殿州来迎接郡主。陶敏一定会非常害怕,到时……”

老爷子笑道:“这个法子好。”他拍板道,“不管这些,我先把洪山小道的拓宽工程先干起来。”

苏澜也笑道:“那我也先把晒盐场的工程图纸弄出来。那边盐工要吃要住,首先得建房、修路!”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事情,比如明日去鸡爪岭问问张轩的打算,会一会张凡,再让吉发派人带着张凡的画像去松江府查案。至于北城外鼓风岛贝家厝,那就暂且先让它过几天好日子吧。

吃过午餐,苏澜带着甘甜、覃龙、覃虎和夏松、夏柏兄弟回到上李厝。

这两日大家都辛苦了,很是疲惫。不过,那些海鲜,中午在全园只吃了两篓子,带回了两篓子。

回到将军府,林氏和苏怡赶紧过来道:“上午通判方宁大人的夫人和女儿来拜访。中午还在这吃了饭。她们送给了郡主一副珍珠头面。她们很是知情识趣,没有要求面见郡主。”

苏澜道:“一定是方宁大人嘱咐过的。”

林氏道:“我按照澜儿吩咐的,我把要说的话都说了。”她气愤地道,“陶玉那个小贱人说,什么郡主,不过是陶家的一个绣娘而已!”

苏澜气得咬牙切齿:“她这是不怕死啊!”她把陶玉的事情说了,还嘱咐她们保密。两人听了瞠目结舌,又幸灾乐祸地笑了。

正在说笑,忽然外面传来几个小家伙的“四哥、四哥”的欢呼声。苏澜一愣,咦,难道是杀四回来了?

苏澜和林氏、苏怡赶紧出去。果然是杀四骑着马,咧着大嘴,正冲着几个小家伙哈哈大笑。只见他面色黧黑,风尘仆仆,却是夹着马肚抖着马缰,兴高采烈。

他的身后跟着一辆青帷马车,赶车的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杀四悄声介绍,这是镖局的师傅。是他一路赶着车送谢芳回来的。

果然,车停了,从上面下来两个女人,一个是谢芳,一个是素不相识的、畏畏缩缩的丫鬟。

谢芳穿着一件破旧的紫红色的长裙,感觉就像是冻疮一样附在她的身上。她身形瘦削,面容憔悴,尤其是一双眼睛,似乎都无法聚焦了一般,眼神涣散,都不认识人了,一看就是脑子出了毛病。

杀四悄悄道:“谢芳疯得厉害,连衣衫都不会穿,没办法,我只得买了一个小丫鬟服侍她。叫麦子。”

林氏看到谢芳就不喜欢,但是看到她如此病弱潦倒,又生出怜惜之情,只得长叹一声。

苏澜让施嬷嬷赶紧准备饭食和洗澡水,又拿了几件旧衣服给麦子,嘱咐她给谢芳洗澡后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