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佳话(4/5)

珠子一入手,沈凤书立时就察觉到了不凡。觉明大师显然不是那种苦修派的,他平常拿在手里的念珠,显然材质也不是凡品。也不知道觉明大师拿在手中摩挲了多少年了,珠子圆润光滑,触之温润如玉,手感十分的舒服。

这还只是珠子本身的材质给沈凤书最直观的触感,而珠子的神妙远不止如此,光是觉明大师念珠中唯一的一颗母珠,平日里参禅打坐修行始终在轮流摩挲,日常功课修持也不知道持续了多少年,今日里又有数百位法师和数百位香客信众统一加持的大明咒,光是触碰,就让沈凤书的识海中一阵翻腾。

可想而知以后这颗珠子穿到手串上随时戴在沈凤书手腕上时会对识海有多强的加持效果。

沈施主,数百法师和信众为感恩而加持的大明咒,可堪比百纳功德袈裟上的宏愿啊!了真大师在旁边,不动声色的提醒了沈凤书一句。

听到了真大师的话,沈凤书直接瞪大了双眼,太夸张了吧?

可是仔细琢磨一番,却发现了真大师的话是真的有道理。一个简单的百纳袈裟的故事,也相当于一点点修行路上的点拨,这虽然不比救人一命的大恩大德,但也算是传艺之恩。数百位法师和信众心怀报恩之志同心协力加持了大明咒的母珠,恐怕已经真的成了一件了不得的东西。

沈凤书也不得不心中仔细琢磨起来,该写一副什么对联,才能对得起这么多法师信众的青睐和心血。

早有人备好了纸笔书案,只等沈凤书泼墨挥毫了。

既然要留下对联,所以肯定不能是称心纸。写的又要出众,还要信众们一眼能看出不凡,那恐怕也不能用生花笔掩藏文气,就只能用兴福寺提供的纸笔。

对联不能太短,拿起笔来,沈凤书心中闪过了那副著名的新都宝光寺大雄宝殿的楹联。提笔挥毫,一挥而就。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