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这是人干的事?(2/4)

可蒙军和宋军前面对射好几轮,已经是损失惨重,这下坠马是更多。

转眼间双方就要迎面冲撞到。

宋军和蒙军不约而同收弓,拔刀。

轰隆隆,双方骑兵对骑兵狠狠撞上,阵中到处人仰马翻。

其实到了这个地步,蒙军和宋军纠缠在一起,进行肉搏是最好的。

但蒙军习惯了风筝和拉扯,宋军也不想和他们肉搏,双方一个对冲,很快相互洞穿了对方的阵形,在轰隆的马蹄声中,双方交错换位,再次分开。

但边上可是还有五百宋军步弓在等着。

刚刚他们冲到一起的时候,宋军步弓只能停下,怕射到自己人,只有少数信心比较大的,还敢点射。

现在双方再次分开,宋军那边顿时来劲了。

“射”

随着狂吼声,嗖嗖嗖,步弓再次密集的往蒙军身上招呼。

另一边的李平夏,一边转身指挥宋军分两边再掠向蒙军两翼,同时打量四周战况。

他们的战术就是用四百骑兵陪着蒙军在四周绕圈,但保证不离开步弓射程,主要是让步弓来消耗蒙军。

蒙军之前冲上来时已经被步弓射的死伤近百,接着和李平夏对冲了一波,双方都有几十人坠马。

两军分开之后,步弓继续射,李平夏的四百骑从两边再迎上,调动蒙军沿着宋军五百步弓的五个圈跑。

这种战术是蒙军从来没有过的,等蒙军发现不对劲时,他们已经被步弓射倒好多人。

别说这部蒙军没见过这种打法,历史上也没有见过。

宋军五百人躲在马背后,把所有马绳接在一起,围成五个圈用步弓射他们,另五百宋军围着这步弓阵形四周转圈,他们在外围不知射宋军步弓好,还是先射骑兵好。

关键是,他们既被宋军骑兵射,又在宋军步弓射程内。

蒙军指挥官这时回头再看,直接倒吸口冷气。

一会功夫,五百精骑还能骑在马背上的只有三百出头。

“撤撤撤,离开宋军步弓射程。”他一声令下,蒙军赶紧调头。

李平夏两股骑兵跟在后面,边追边射箭。

一直到蒙军离开步弓阵形一百步后,李平夏双手一挥,宋军纷纷止步,也不追了。

“回头。”李平夏也不管前面的蒙军调转马头。

身后四周到处都是蒙军的死伤人员,很多人可能只是坠马,受了轻伤,还有人没了马之后,还能往外跑。

宋军纷纷追上,扑哧扑哧,要么用箭射杀,要么直接用刀砍死。

现场惨叫声不绝,哭骂声一片。

而一百多步外,蒙军也停在那边,缓缓聚集。

蒙军主将千户玛都脸色阴沉的看着宋军当着他们的面屠杀他们的将士,脸都黑了。

双方距离如此之近,只不过一百多步。

但宋军不上,他们也不敢上。

他们要上,就会进入宋军步弓射程,不上吧,又不甘心。

“怎么办?”此时身边有部下问玛都。

玛都左右看看,好不容易在尉犁城里集合了五百精骑,一刻钟不到,就损失了近二百骑,这还打个屁。

再看看宋军,五百步弓躲在马后面,只有二十几个人被他们射中,大部份伤势应该不重。

再加上李平夏和他们的对冲对射,宋军死伤不会超过一百人。

蒙军二比一的话,这已经属于惨败了,当然了,因为好多蒙军跟着察合台出征了,玛都这次带出来的,有部份年纪比较大的,四十多岁五十多岁的也有,但这些蒙军,早年都是跟着成吉思汗南征北战的老兵,除了体力不行,实力都不弱。

打不过,玛都知道打不过眼前的宋军,对面兵多弓多,又这么阴险,实在不好打,除非把自己擅长的风筝术用起来,但宋军不追也不上来,这就不好打了。

宋军明显只想用步弓来消耗蒙军。

玛都长想了想:“宋军想耗咱们,咱们就跟他们耗,阿必力。”

“在。”

“你带十骑去厍车和轮台,召集更多的兄弟们围剿这股宋军,咱们就一直跟着他们。”

“喏。”有蒙军带了十骑转身而去。

厍车和轮台分别距离这里五十多里和一百多里,也都是牧民们牧守的重地,当地都建有小城,除了牛马羊,还有少量兵马,如果凑一凑,再凑个五百骑应该没什么问题。

到时一起来干这股宋军。

于是玛都也不急,就带着余下三百骑左右,远远跟着宋军,看着宋军。

李平夏见玛都不走,立刻挥手招下部下低头说了几句。

他估计玛都是打算一直跟着他们,必竟这是蒙军最擅长的,蒙军遇到啃不掉的硬骨头,都是用这种风筝战术,紧跟死贴,慢慢耗对手士气。

而且现在他们在蒙军地盘,对面可能还要去叫援兵。

李平夏开始统计与蒙军这波小打后的损失,结果发现死伤八十多人,其中能带走的伤员有五十多,毕竟刚都是对射为主,大部份人没受到重创,但后面能不能活也不一定。

他一共才一千人,不能老和蒙军这么打,主要还是得以杀伤牧民为重。

宋军这边刚刚损了不少战马,但现在到处都是战马,很多宋军把死伤的战马马绳解下,然后重新找蒙古人养的战马换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