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骨外科也是艺术!(2/2)

&                            手术室内,赵原在艰难地推进手术。

保肢手术非常复杂,人体不是机器。汽车的轮胎坏了,熟手重新换轮胎只要五分钟,但人缺胳膊少腿,那就不是简单装卸就可以搞定。

右侧的大血管废掉了,只能从左侧取含有动脉的血瓣。

因为缺损的组织很大,还需要从胳膊取一定量的组织。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加快时间,做得太慢,失血时间过长的组织会有损伤。

人体的组织长时间没有氧气供给后,就会因为二氧化碳的潴留形成酸中毒,当血液再次进入的后,就会发生强烈的血栓形成。

范颖对自己的手术速度很自信,但跟赵原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没有一个多余动作,红色的血管,在稳健的双手下,一针一线的缝合在了一起。

动脉缝合,一点都不能马虎。

左侧大腿的组织移植到左侧,还算简单。可从胳膊到大腿,难度就不一样了。

从肌肉的厚度,到肌肉的联合方式都不一样,稍微有点不匹配,那将会造成坏死。

皮肤、肌肉、血管都连接了起来,接下来是最难的部分,神经的缝合。神经,几乎不可能再生长。如果不进行处理,那就是一个摆设,随着时间的延长,因为失去功能,不光不会发育,而且还会慢慢的萎缩,最后就变成了一个火柴

棍一样,那才是最无奈的。

护士找来了显微镜。

缝合神经必须要在显微镜下进行操作。

时间过了不知多久,手术室里的人已经换了一批。

这个时候的女孩,不再像是刚进医院那样惨不忍睹,已经可以看出人形了。

只是右腿,大腿胫骨外表,横七竖八的黑色缝合线,像是有一条条长长的黑色蜈蚣趴在那里。

终于赵原摘掉了显微眼镜,朝姚强看了一眼。

姚强在中途加入其中。

这是一台标准的骨科手术,但赵原的手术却不是三级木匠,涉及更多的内容,让姚强有所深思。

骨科真的只研究骨骼吗?

赵原用实际行动告诉姚强,骨科还涉及皮肤移植、血管缝合、神经缝合等等,可以做得跟绣花一般充满艺术感。“范医生,手术做完了,你推着孩子去icu,然后与家属说一下手术情况。手术很成功,腿保住了,但后期要做康复治疗,大概三到五年,可以恢复到正常人百分

之九十的水平。”

以后想要成为一个专业的舞蹈演员肯定是不行了。

但经过这么严重的车祸,避免残疾,已经足够幸运。

当然,手术只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后期康复过程对女孩也是很难熬的过程。如果是成年人,康复治疗用不了多久,但小孩不行,要采取刺激治疗,另外,还会后遗症,术后神经痛疼起来真的生不如死,不过这对孩子来说,已经是最好的

结果。

如果不是赵原及时开始接手,孩子只能靠义肢度过余生。女孩的母亲从范颖口中得知女孩的右腿保住了,哭得撕心裂肺,“谢谢医生。呜呜,我的宝宝,你以后还可以和正常人一样蹦蹦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