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延迟消息(2/4)

苏子籍听了岑如柏的话,只是摇摇头:“其实还做的远远不够。”

在上一世,遇到灾情时,各方可要远比这世界的官府动作迅速多了。在赈灾方面,更是有着成熟的应对程序,不像在这里,遇到这种水灾,朝廷最多派人抢险,解决了水患的根源,根本就不去赈灾。

但真正的土著如岑如柏,不能理解自家公子的这种“谦虚”,笑着:“公子您可是过于谦虚,我敢担保,您以工代赈的这办法,若是上书给陛下,一定能让陛下龙心大悦。”

这个苏子籍没有反驳,却叹着:“其实以工代赈,早就有之,只是不能普及,更不能形成传统。”

“关键是钱!”

见岑如柏尚有些迷糊,苏子籍扳着手指说。

“第一就是朝廷本身收入有限。”

为什么无论是前朝,还是本朝,都没有什么赈灾的习惯?自然是因全国各地年年都有各种灾情,有些地方甚至时不时就会来一场,次次都赈灾,朝廷哪里有这么多银子?

“第二就是强干弱枝。”

岑如柏立刻懂了,各省各郡县,都得解银上交,地方上其实没有多少钱,偏在这种事情上,朝廷把责任扣在地方上,地方官府有钱就去赈,没钱就闭嘴、自认倒霉,想从朝廷求得银子,很难。

而能有银子赈灾的地方官府,又能有多少?同样不多!

就像顺安府,以往一旦出了水灾,灾后最先紧着做,其实是配合治水衙门去修一修水利,再出一笔银子,帮着农人补种庄稼,这两笔银子用出去,府库基本就光光了,哪里还有银子赈饥?

雇用人力,修筑设施,这更是大笔开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