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天地炼气!(2/3)

阴差阳错踏入这入定状态,后面更是探索开辟出一条绝无仅有的修炼道路。

“如今再次踏入这里,是因为死。”

大限将至,叶秦最后关头,将一切看开,生死也置之度外,可以坦然面对死亡,由此灵感大增,再次进入这个空间。

对于他而言,结局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

生又如何,死又如何!

他观白骨,拜太阴,窥大道,这一切早就已经超脱生死!

难道仅仅因为死亡就可以否定这一切?

庄子有云:“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此慧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故死即生之休息,而人贵能达生而乐死。”

在庄子看来死亡是一件好事。

人之生死,本互为转化,乃天地一气之循环,只有这样万事万物才会继续运转。

如果只有生,没有死,那么天地轮回就会失去效果,大地也会陷入一片混乱当中。

两者只有相对意义,只是事物存在的不同状态,因此说“生”、说“死”只是从不同的立场上所持的不同看法。

“我明白了!只有在顺应自然中超脱生死,这便是与道同体,亘古长存。”

“生和死本就是互为一体,二者都是缺一不可的存在!”

想通这点之后,叶秦终于了悟,先前的他畏惧死,所以第三境界一直无法突破,这便是最大的症结所在。

皆因他画地为牢,慢慢走向了狭隘,以至于道路越走越窄。

他想求生,却不知道死亡亦是生的过程。

既然已经修道,理应不惧生死,甚至不论生死都要对齐有所感悟,因为死亡,也是修行,若是无法坦然面对,那么只会走向灭绝。

万物皆从无中而来,由无生有,又从有返回虚无,

生命也是如此,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

世人大多都畏惧死亡,在死亡面前,很少有人能够从容不迫。

但是对于自然来说,死亡却并不意味着结束,花叶枯萎,掉落于泥土中,化为养料滋养这片土地。

枯萎的树在明年会再次抽出新芽。

有些植物为了更好的汲取营养,部分根茎会自然坏死,主动迎接死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