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互有胜负,发现问题(2/3)

就比如现在这样。

不出所料地,那架运7出现在了跟上次不同的方向上。

并且高度比上次还要更低一些。

以至于盯着一个方向看的测距员甚至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它。

当18门高炮调整方向把炮口对准目标的时候,对方已经几乎飞到了阵地上空。

显然,最好的结果是双方同归于尽。

但哪怕沈彦用内心的最低标准来判断,也没办法告诉自己这算是一次成功的防御。

要知道,师属高炮团负责一整个师级阵地的防空任务,每个方向只能部署一个营,如果对方用一架飞机就换掉了他的一个营级阵地,那也就意味着全师面对这个方向的后续空袭都处在门户洞开的状态。

“TMD!”

沈彦一拳砸在了身边的桌子上。

与此同时,正在阎良的常浩南也在跟进了解测试现场的动向。

虽然具体数据需要等到测试全部完成之后再做分析,但基本情况还是可以通过电话实时获取的。

实际上,713号机的两次模拟攻击正是分别使用了吊舱的两种移频干扰模式:超前假目标干扰和多覆盖干扰。

当然,吊舱还可以把这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在生成假目标的同时用覆盖信号屏蔽真实目标。

不过从效果上看,甚至已经无需重复了。

运7的航程并不突出,更何况还带着一大一小两个吊舱。

在电话里传出测试成功的报告时,整个会议室里面的气氛都变得热烈起来。

这至少证明了在架构领先的情况下,可以做到用多个性能稍差的元器件代替暂时无法获取的高性能元器件。

思路是没问题的。

“一号吊舱的测试先到这里,下一轮开始测试二号吊舱的效果!”

常浩南压抑着同样兴奋的情绪,对着电话那边下令道。

二号吊舱,就是那个经过重新设计之后更加紧凑的吊舱,可以被绝大多数战术飞机挂载。

这才是常浩南真正寄予厚望的产品。

……

而与阎良这边的情况不同,弘农的高炮团阵地上,包括团长沈彦在内的所有人情绪都变得低落下来。

尽管知道后面还有两组测试需要完成,但是在用尽各种方法都无法抓到目标之后,之前的那种斗志还是不可避免地开始消散。

后面就只不过是按部就班地配合试飞院完成测试任务而已了。

就连雷达操作员再次报告发现假目标时候的声音都小了不少。

然而,就在沈彦以为又要重复第一次测试的剧情时,情况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