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战略忽悠(2/3)

“那我尽快把有关锻压机生产的基本情况通知到了相关单位的负责人,让他们尽快调整业务和产能,留出足够的优先级。”

实际上,装备工业司,最早就是为了这碟醋才包的饺子。

对于如今总体工业水平还不高的华夏来说,制造这种巨型设备,只能选择举全国之力。

至少常浩南对手里的这份资料很满意。

“就叫750MN巨型模锻水压机好了。”

常浩南也不准备搞什么花活。

一个朴素的设备,需要一个朴素的名字。

至于为什么是750MN(万吨)……

因为在把机架结构从钢丝缠绕式转为板框组合式之后,常浩南他们详细分析了其他子系统的承载力,又在原有设计标定的680MN基础上榨出来了10%设计余量。

严格来说,跟之前发动机的喘振裕度差不多,这么多余量,是当年设计水平不够所导致的。

不过对于如今的常浩南来说属于好事。

反正他现在也能造的出来。

顺便,也让这台设备与俄罗斯那两台并列,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三台模锻设备之一。

看着兰新志把项目名称记在笔记本上之后,常浩南又继续开口道:

“另外,记得实事求是地统计一下,这些参与模锻压机生产的单位,具体还有什么技术困难。如果有哪家急需提升精密加工水平,可以专门报一下,我让魏永明安排合资公司那边给他们插队供货。”

3月份刚刚从青华毕业的魏永明被常浩南直接招进了数值计算业务部,现在直接和法拉利集团对接,负责新型机床的系统开发和优化工作。

“还有,模锻压机的核心知识产权在于总体结构设计和机架生产组装,除了这些以外,为了保证生产效率,不强求100%的国产化率。”

“不过,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都一视同仁,必须要亲自进行充分的性能检测,不能光看供应商出具的检测报告。”

“万一出事,咱们就算把责任人给毙了,损失也很难挽回,所以绝对不能马虎……”

“……”

常浩南一桩桩一件件,又说了十几条注意事项,兰新志也一一记在了本子上。

正事谈完之后,二人总算稍稍放松下来一些。

“说起来,咱们这个合资企业成立,好像没有引起太多国际上的反响嘛……”

兰新志一边把钢笔插回口袋,一边换上闲聊的语气说道。

常浩南随即笑着反问道:

“兰司长希望国际上的反应剧烈一点?”

听到这个问题,兰新志下意识摇摇头,但紧接着又点了点头:

“我是说,一方面,我希望能继续闷声发大财,这样也符合咱们韬光养晦的策略。”

“不过另一方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