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夹击百丈关(2/2)

除非朝廷派援兵,否则根本不可能守住。

听到外面的脚步声就知道是师爷潘景琛来了。一定又带来什么坏消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好消息了。

听到轻轻叩门声,安润宸请师爷进来。

师爷一进来就苦笑道:“来了,三干多人,已占领万古和中峰。”

万古和中峰是名山的两个乡镇,向北可以支援夹关,向东可以进攻百丈关。

和南面总岗山仁义军相配合,对百关就形成夹击之势。

如果清军再不增援,百丈关无法守住,百丈关一丢,名山万事皆休。

这是一部从雅安上里出发占领了中峰和万古的仁义军,知县早看清了仁义社的意图,可看清了又怎么样?他再抽不出力量阻止。

在绝对力量面前,什么阴谋诡计都不起作用

"我已去电报局以你名义向总督发了报,如果他们再不发兵救援,我们就走下一步。大人,看开一些,我们也算对朝廷尽了最后一份力。"

知县点点头。

第二天,接到电报,防守金鸡关进攻的部队撤往百丈关。衙门也一同撤往。

知县管制了电报局,没去通知部队。因为部队正在和对方接触中,根本撤不下来,此时撤退就是大溃逃,徒增死人而己。而且打散的部队很可能又形成匪患。

这时又接到消息,百丈关落入仁义军之手。

打是打不赢的。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叫兵卒退回县城里,据城墙而守。但是在外无援兵的情况下,破城是迟早的事。况且也撤不下来。

二就就是投降。

投降仁义社并不恐怖,据他了解的情况,仁义社并非土匪,而且可以说是仁义之师,他不杀人,不放火。不欺负人,反而非常重视民生和教育。

被俘的官员沒一个人格受辱,现在很多都在县乡办的学校里教书。待遇不错,而且没有岐视。

最不可理解的事。反抗最激烈的芦山知县。以及一些不愿留在仁义社的官员,在学习班学习一段时间后,发了两块钱,让他们回家。

但芦山知县没要钱,甚至沒要吃的,他只要了张路条,和仆人师爷一起吃树皮草根,从芦山到的夹关。

这在读书人中引起极大反响。

虽说是敌人,也不得不佩服仁义社的光明磊落。

曾经雅州府劝降的找过师爷,当时由于各种原因沒同意,但师爷和他早有默契,也和仁义社有地下联系。

通过地下渠道,安涧宸和红宜见了面。

两人都在互相打量。

"红女士,您好,您的名字安某可是如雷贯耳。"

在这男尊女卑的时代里,他也生不出一点轻视之心。

不是说这女人握着生杀大权,就凭这女人在雅州所做的这一切,也让许多男子汗颜。

红宜穿得很朴实,短蓝色布衣,青色长裤,一双黑布鞋。

但难掩她的天生丽质,虽说嘴角含着微笑,但眼神犀利,浑身散发出久居上位的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