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汇报(2/2)

几分钟后。

阿尔托放下杯子,用手整理了下身上的西装,走到沙发边对两人说道:“我,不喜欢浪费时间!”

“你们有十分钟,用来准备~”

“我在车里,等你们!”

说完,阿尔托也不管他们俩怎么想,或者要解释什么,迈开大步离开了房间。

房间门关上后。

马里奥双手抓着头发,瞪着科波拉,表情挣扎的说道:“怎么办?”

科波拉慢慢把手里的剧本放下,拿过马里奥手上的那部分,把它们整理好后,耸肩苦笑道。

“希望今天。。老马尔金能有个好心情吧~”

“shxx!”

“我们他xx的。。就不该说一周的时间!”

“呵呵~在你吃薯条喝可乐的时候,我可没看出来你有什么狗屎一样的紧迫感!”

“少他xx的废话了~”

“我们只有不到十分钟了。。”

“。。好吧!”

。。。

半个多小时后。

皇后区。

老马尔金戴着一副眼镜,很认真的坐在一楼客厅的沙发里,看着手里的《教父》剧本。

良久之后。

他摘下了眼镜,面带笑容的看向浑身紧绷着的马里奥·普佐,指着剧本的最后几页,说道。

“最后这段,迈克·柯里昂与父亲维托·柯里昂的对话,很精彩~”

“维托,向儿子敞开了所有,并讲述了自己的一些心声~”

“参议员迈克·柯里昂,州长迈克·柯里昂。。”

“维托曾经幻想过,自己的小儿子迈克,能够真的摆脱家族的束缚,成为一名站在公众面前、站在阳光下的大人物。”

“可是,留给维托的时间已经不多。。”

“迈克的安慰:我们会成功的,爸爸。。并没有让维托得到安慰和解脱!”

“因为,他们父子都知道~”

“柯里昂家族,现在只有迈克,能够接过家族教父的权柄!”

“所以,维托在亲吻了儿子后,马上提醒迈克了,巴尔兹尼是个叛徒!”

老马尔金讲到这里,停下来,看着科波拉两人,声音变得低沉了很多,继续说道。

“可维托不知道的是,在迈克的心里,对即将展开的、来自柯里昂家族最猛烈的报复,早已有了完整的计划。”

“这个柯里昂家族的二代教父,远比他的爸爸维托,行事手段要酷烈得多。。”

“你们的剧本,卡在了这里。。”

“还没有给这部电影,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所以,你们的结尾构想是什么?”

“柯里昂家族的女婿,迈克的妹夫,康妮的丈夫卡罗,会被迈克杀死吗?”

“迈克会对哪些人下手?”

“维托呢?他的结局。。是怎么样的?你们有想过吗?”

老马尔金,这位《教父》小说的资深读者,问出的这些问题,也正是马里奥和科波拉对于电影结尾处理上,一直纠结、争论的重点。

两人对视了一眼后,同时松了一口气。

马里奥·普佐,作为《教父》小说的作者,先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我们准备在迈克与维托的谈话后,让维托先于迈克的报复计划,离开人世。。”

“因为,迈克作为接手家族。。”

马里奥、科波拉都说了自己的想法。

老马尔金听得很认真,并把自己家里珍藏的《教父》小说拿出来,不断翻找着马里奥对于电影版改编剧本的依据。。

---

曼哈顿。

第六大街161号,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newyoruy),简称纽大(nyu)~是由时任财政部长艾伯特·加勒廷成立于1831年的一所私立大学。

1831年,在米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领导的政府里,担任财政部长的艾伯特·加勒廷,与一群热爱教育的纽约市民鉴于1828年伦敦大学的成立,进一步体认到纽约人也应该有自己的大学,于是创立了纽约大学。。

纽约大学,创校之初,只有一百五十八位学生及十四位教授。。

1835年,学校主体建筑正式在华盛顿东广场开放,法学院正式建立。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大学法学院(hooloflaw),虽然很小,学生的人数也很少,但它的税法和国际法专业,在全米国都是顶尖的!

此外,涉及金融法、商业法领域的学科,纽约大学法学院也是非常强势。

曾经,坊间有个传说:米国联邦税务局(irs),最讨厌纽约法学院毕业的税务律师。。

因为,这些律师,在税务法庭上与irs分立两边bale时,战绩斐然!

咳~

让我们说回来~

1841年,纽约大学医学院正式建立。

1854年,纽约理工学院(newyoruypolyeihoolofengeerg)成立,为全米国第二古老的工学院。

1865年,牙医学院(collegeofdeniry)成立,为全米第三古老的牙医学院,并且为全米最大的私立牙医中心。

1886年,文理研究院(graduaehoolofarande)成立。

1896年,学校正式更名为纽约大学。

1900年,斯特恩商学院(leonardnernhoolofbe)成立。

纽约大学商学院是纽约最著名的一所学院,也是王牌学院,在经济,商业和管理等领域有着非常突出的学术成就。

(这个名字,大家有人听着耳熟吗?)

1922年,美术研究所(iniueoffear)成立。

1929年,米国开始了大萧条时期,第二年,ellorchae创立了职业研究学院,使得学校在大萧条时期,依然能够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1934年,专业研究学院(hoolofprofeionaludy)正式成立,提供应用性科目,如房地产、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和公共关系等课程。

1937年,纽约大学位于长岛的分校,独立成为了霍夫斯特拉大学。

1938年,瓦格纳公共行政学院(rnergraduaehoolofpubliervie)成立,学院资金大部分由纽约市连任三届的市长rober捐赠,因此而命名。

1960年,ilver社工学院(ilverhoolofoialwor)成立,偏重于社会工作的专业训练。

1965年,帝势艺术学院(tihhoolofhear)成立,设有电影、电视、舞蹈、设计、音乐等科系。

1972年,迦勒汀个人学习学院(galhoolofindividualizedudy)成立。

1973年,为了避免学校陷入财政危机,纽约大学将布朗克斯的校舍,出售给了纽约市立大学;将工程学院出售给了理工大学,并逐步恢复了华盛顿广场附近的校舍。

至此,成立了100多年的纽约大学,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只能出售自己的学院和校舍。。

这只能说明了,金融危机之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啊~

。。。

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

就是马丁·斯科赛斯,任教、工作的地方。

它坐落在曼哈顿格林威治村旁边。

今早,刚刚走进自己办公室没多久的马丁·斯科赛斯,接到一个老朋友的电话,caa公司的罗兰·帕金斯。

两人在电话里寒暄一阵后,罗兰提出了下午的时候,见面聊一下。

马丁想了想,把见面的地点,定在了距离学院两条街以外,汤普森街上的一间牛排馆。

。。。

下午。

牛排馆里。

马丁·斯科赛斯,安静的听完了老朋友罗兰·帕金斯的讲述后,心里不禁高声大呼:成了!

他兴奋的向服务生招手,点了这里最贵的一瓶酒,对罗兰笑道。

“谢谢你给我带来的这个好消息!”

“对了~”

“《出租车司机》的发行方是派拉蒙电影公司,制片方呢?大卫有说是哪家公司吗?”

罗兰·帕金斯耸肩摊手道:“这。。你要去问他啊~”

“他才是你的老板吧?”

马丁一拍自己的额头,笑着点头道:“是是~我一高兴,把这个。。给忘了~”

“那。。制片人呢?派拉蒙的ceo巴里斯·狄科勒,说派谁来了吗?”

“。。没有~”

罗兰无奈的用手敲了一下桌子,抱怨道:“我找你来,可不是为了这些!”

“演员呢?”

“你准备找谁来啊?”

“我这儿可是带了caa所有的演员名单~”

“你不先看看吗?”

马丁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下,随后赔笑道:“好!等会儿你把名单给我,我回去好好研究一下!”

罗兰显然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意:“别等你回去了,我现在就帮你选选吧~”

说着,罗兰掏出了几个大文件夹,拍在了马丁面前。。

“我知道你这部电影的资金有限~”

“所以,只要你能保证,负责他们在拍摄期间,所有的吃喝、住宿等开销~”

“这个文件夹里面,都是可以免费出演的好演员~”

“你看中了谁,我都负责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马丁看着面前的大文件夹,刚刚的兴奋笑容,逐渐变得苦涩起来。

“额。。伙计~”

“演员方面,我已经找好人了。。”

“只剩下了几个没台词的配角,你看。。”

“wha?”

“你的剧本才写好吧?”

“电影剧组还没建起来呢,演员就都选好了?”

“额。。是啊~”

“他们都是我的一些朋友和学生们~”

“我说服他们来免费参演这部电影,花费了很大力气。”

“如果我现在选择反悔,可能明天你就看不到我了。。”

“。。”

罗兰直勾勾的盯着马丁,看得他脸色都有些涨红了之后,才幽幽的叹了口气道。

“行吧~”

“你先去找大卫,把建组的事情汇报一下,早一些搞定资金的问题~”

“那几个。。龙套配角,我帮你尽量挑选一些愿意来参演的好演员。”

马丁红着脸,强忍住笑声问道:“那。。他们也免费吗?”

罗兰觉得气不打一处来的冷哼了声:“你要管吃管住的!”

“这儿他xx的,可是在纽约!”

“你要拍摄几个月。。难道要让演员们自掏腰包来给你陪你玩儿吗?”

“ok~okok!”

“你放心!我一定把他们安排好!”

“哈哈哈~我们尝一下这里最贵的。。”

马丁让服务生帮忙打开了牛排馆里最贵的酒,给老友罗兰倒了一杯。

“来,预祝我们的合作,成功!”

“。。成功~”

两个酒杯相碰,声音清脆悦耳。

两人此刻的心情,却有了非常大的落差。。

不过,罗兰能理解老友马丁的难处。

一部电影,从最开始筹备,一直发行、上映,获得成功,票房大卖,拿到大奖。。

这整个过程,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的时间。

罗兰猜测,甚至从最开始的时候,马丁就没有奢望过,能拿到计划中的全额投资~

因为,在现下的米国电影行业,能找到投资,建立剧组,顺利开拍,已经是运气逆天了。。

想到这里,罗兰主动举起酒杯,对老友马丁,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我在洛杉矶,等着你的庆功酒会邀请!”

“干杯~!”

“哈哈哈~谢谢!”

“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