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提前出招(一)(2/2)

“差不多是从去年开始,我就偶尔会在电视新闻和报纸上看到关于荷兰国内经济陷入困局的相关报道。”

“荷兰欧洲非常典型的小国,境内多是平原地势,其中有约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要低于海平面,从事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并不算好。。”

“1959年荷兰北部城市格罗宁根地区附近,发现了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田,预估总储量超过7000亿立方米。。”

“荷兰政府在60年代开始大力开发天然气田,使其出口量剧增,国际收支出现顺差,经济显现繁荣景象。。”

“可是,蓬勃发展的天然气业虽然让荷兰政府赚钱赚到手软,却也严重打击了荷兰的农业和其他工业部门,削弱了出口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大卫用笔在巴特莱教授面前的图表上,快速写下一句话:“r定理告诉我,对资本存量相对增加的国家,可以预期到它们的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规模会趋于萎缩。。”

“资本存量,是企业或国家现存的全部资本资源。”

“资本资源,是指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各种物质资源的总和,如土地、河流、山脉、滩涂、矿藏、厂房、机器设备、基础设施和原材料等。”

“所以在荷兰政府不断开发天然气资源,出口创汇的同时,它国内的农业出口总量和工业产品出口量,都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

“但这种持续了十年左右的趋势,似乎没能引起荷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直到71年米元与黄金脱钩之后,荷兰盾执行浮动汇率大幅升值,其国内执行的高福利+高收入政策,让普通民众真正体验了一次什么叫壕无人性。。”

“但是荷兰盾升值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国内本就越来越弱的出口型行业,使其组织生产的人工成本不断增加,出口收入不断降低,最终只能无奈的执行分批裁员计划,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

“73年爆发的石油危机,对于荷兰迅速转弱的经济状况来说,无异于火上浇油。。"

“石油危机,让荷兰爆发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通货膨胀,出口贸易总量屡创新低,进口贸易总量屡创新高,失业率也创下了自二战后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低值。。”

大卫用笔在另一张白纸上,写下了几行字,对面露沉思的导师说道。

“我尝试着,将荷兰的经济分为三个部门,即:可贸易的制造业部门、可贸易的资源出口部门和不可贸易的部门。”

“不可贸易的部门,主要是建筑业、零售贸易和服务业等部门。”

“假设,荷兰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如果突然发现了某种自然资源(天然气)或者自然资源的价格意外上涨,将导致两方面的后果~”

“首先,是劳动和资本转向资源出口部门,则可贸易的制造业部门现在不得不花费更大的代价来吸引劳动力,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首先打击制造业的竞争力。”

“同时,由于出口自然资源(天然气)带来外汇收入的增加使得本币升值,再次打击了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

“我叫它资源转移效应,即:在资源转移效应的影响下,制造业和服务业同时衰落下去。”

“其次,是自然资源出口带来的收入不断增加,也会不断增加对制造业和不可贸易的部门的产品的需求。”

“但这时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的增加,却是通过进口国外同类价格相对更便宜的制成品,来满足的。。”

“这对荷兰的制造业来说,又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不过,对不可贸易的部门的产品的需求增加,无法通过进口来满足。。”

“我们会发现,近几年荷兰的旅游业和服务业,又都重新繁荣起来了。。”

“这种很具有研究性的情况,我叫它支出效应。”

“支出效应,是指当某种商品的费用支出较大或占家庭收入的比例较大时,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较高。”

“一件商品价格越高,顾客精心挑选能获得的利益越多。”

“这就是为什么消费者往往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比较和挑选贵重的商品。。”

“而对于一些价格较低的日用品,则不太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挑选。。”

“比如,我妈妈就曾为要不要买岛国生产的彩色电视机,纠结了很久。。”

“而我爸爸去镇上商店购买低价日用品的时候,大多数不会去特别认真的挑选和对比。。”

“呵呵~”巴特莱教授笑呵呵的耸耸肩,看着大卫叹道。

“你准备要把这个图表,也放进书里面吗?”

“不!”

大卫摇头笑道:“我没有把它放进书里的打算。”

“这种资源产业在繁荣时期价格膨胀,是以牺牲其他行业为代价的经济现象。。”

“它也可能会随着外汇投资想要大量流出的时候,再次出现!”

“所以,它将是许多国家都可能会患上的一种普遍性。。疾病。”

“我叫它,荷兰病。”

“。。荷兰病?”

“哈哈哈~”巴特莱教授,被大卫这种“恶趣味”的随意起名态度,给逗笑了~

大卫在陪着导师大笑的同时,心里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与其每天提心吊胆的等它来,还不如。。主动出击!

(ps:今天太困了,短小一些。。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