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定鼎中原,师妃暄入宫(1/2)

第355章定鼎中原,师妃暄入宫

“天风环佩!”

宋缺双手托刀,长刀朴实无华,没有任何气势般,向对面宁道奇砍出一刀。

然而,就是这朴实无华的刀招,引动天风变化,两人数十丈方圆,空气自然流动,仿佛无数风刃凭空而来。

不过,所谓的风刃与众人想象中的万剑归宗类的惊天动地的气势截然不同,反而犹如环佩撞击之声,悠扬乐音充耳可闻。

恰恰是这朴实无华而又悠扬悦耳的刀光,使宁道奇亦为之变色。

因为他能够感受的到,宋缺这仿佛起手式的一刀,实则包罗万象,就仿佛漫天乐音之中的一个音符一样,脱离于音乐,却又随时可以融入其中,包涵不下于数百种刀招,根本没有任何人能揣测到最后的变化,因为它随时可以和任何乐音合一,出刀犹如音乐般自然,

呼!

深呼吸一口气,宁道奇竭尽所能摆出“鸟啄击”的姿势,心境骤然一变,仿佛在一瞬间,全身心融入自然之中,将所有人带入鸟语花香的山涧和溪水中央。

看似慢到了极点。

然而只不过是一刹那的功夫,两名绝顶高手的天刀与鸟啄击交锋已经不下去三百次。

两个人各自闪身后退,第一击平分秋色!

“潇湘云水!”

宋缺丝毫也没有打话的意思,第二刀已经犹如道法自然一般,以无隙入有间,接连不断施展而出。

……

“情况有些不对!”

寇仲目光惊变,道:“宁散人与宋缺这一战,情况恐怕会出乎预料。”

“什么意思?”

徐子陵吃惊道:“第一招虽然只是试探性的攻击,以两个人展现出来的实力而言,实是半斤八两,平分秋色,宁散人绝没有输的道理。”

侯希白凝重道:“正是因为平分秋色,所在宁散人才败局已定。”

徐子陵与阴显鹤一脸好奇,道:“为什么会是这种说法?”

侯希白道:“武人较力,下乘者以力相搏,高明者以技交锋,而最上乘者,要做的是气势上的争锋!”

“宁散人和宋缺两人战斗,如果一强一弱也就罢了,正因为他们平分秋色,所以想要取得上风,已经不仅仅是他们自身的力量和功力的比拼,涉及到了附近的错综复杂的形式和变化。”

“换而言之,这将是李世民和陆叶另一场形势上面的交锋!”

“如果陆叶气势如虹,宋缺受到此气势的影响,必定犹如神助,力量无穷,如果陆叶屡战屡败,手下之人各怀鬼胎,那么宋缺受此影响,也会气势不纯,没有办法真正发挥出来实力,仅仅是一点儿气势的变化,已经足可以奠定生死成败。”

徐子陵和阴显鹤一脸震撼。

到了此刻,他们终于明白,侯希白和寇仲为什么射出担忧的神色。

原因非常简单!

此时他们与陆叶征战,屡战屡败,大军士气一再滑落,实是已经滑落到再也没有办法滑落的地步。

而陆叶一方,则是屡战屡胜,不论是域外一方出现何等高手,对方始终是拥有可堪应付的高手,气势如虹自不用说。

单单是气势上面的争锋,他们就足足输了九成。

而这还不止。

陆叶手下的所有的人手,都是他一手打拼并且整合起来的,几乎是所有的人,都以陆叶为主,自然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反而是他们。

突厥人也有,契丹人也有,还有中原人、回纥人……试问究竟有几个人是真心实意,万众一心要对付陆叶呢?

宁道奇依托这样的大军,如何能够与势均力敌的强敌生死较量?

却说此刻。

宁道奇和宋缺的较量,与原著已经迥然不同。

原著宋缺和宁道奇,各自依托寇仲和李世民的大军,实际上,寇仲是处在不利的境地,师妃暄更是责以大义,扬言两人为了一己私利,将天下百姓带入战火之中。

宋缺强行与宁道奇五五开,是为了给寇仲续命。

然而。

此刻攻守之势易形,大势反而是落在了宋缺的身上,宁道奇接连挡过八招,颓势尽显,已完全落入必败的境地。

傅采林和师妃暄等人无不是大惊。

梵清慧失色看向身边傅采林,道:“宁散人似乎是有不支的迹象,傅先生速速出手救人,否则今日之战,我们至少有八成必败!”

傅采林长剑出鞘,似乎是想要就此出手。

然而目光环视过去,陆叶一方,至少是有五人以上,目光炯炯,不动声色的向着他所在的位置注视过来,完全没有办法出手。

“杀!”

突然间。

李世民抽出宝剑,挥动大军,直接向着陆叶大军掩杀上去。

李世民绝非是泛泛之辈,虽然看不出双方的大宗师的形势,也知道现在的情况对于自身极为不利。

既然如此。

不如提前出手,以免局势更加不利。

从此一点,已可以看出李世民随机应变的才能,实是冠超同侪。

然而。

此刻与陆叶交锋,李世民在实力上面,与陆叶实是拥有难以逾越的差距。

见到百族挥军,大队人马,向大军冲锋而至,陆叶分毫不觉在意。

十二万禁卫大军以及陆叶、虚行之、石之轩等武道高手纷纷后撤,原本的李靖和张须陀一手调教出来的十六万精锐,与宋阀子弟掩杀上去,与各族强者进行生与死间的最后较量。

恰恰在此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