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7 欲拜仙门问心台(1/2)

南奕举起茶杯,敬杜元甫道:“承蒙杜先生厚爱,但学生反复思量,终是更加青睐无相书院。所以,以茶代酒,还请杜先生不要介怀。”

杜元甫面上笑意不减,仿佛对南奕拒绝度厄不以为意,举杯饮下,说:“虽不能与小友共事度厄,亦祝小友早日入道,修行有成。不过,小友既选无相,这度厄令也该交予我才行。”

南奕点头,当即取出度厄令,双手捧着递给杜元甫。

杜元甫收下,又说了几句客套话,便即告辞。

李太华没有挽留。

而等杜元甫离去之后,李太华忽地开口:“杜元甫此人,心口不一。南郎今日拒度厄而选无相,切莫以为他当真不会将此事放在心上。”

南奕闻言,略显迟疑。

他当然知道自己拒绝度厄书院,实是拂了杜元甫面子。

但此事并不是什么大事,应该不至于让杜元甫心生记恨吧?

李太华看出南奕故意不加遮掩的迟疑之色,淡淡道:“你身怀度厄令,却拒了度厄书院,虽有岁考夺魁拜入无相之因,终是令其失职,未能圆满迎新之责也。”

“他纵不至于为此记恨,其心中也定生不喜。你日后若是与其再遇,莫被他一脸和气给骗了就成。”

南奕重重点头,表示受教。

李太华又开始说起拜入无相的好处。

“入道修行,非一念之功。蜕凡筑基,亦非数日之功。”

“我辈修士,要想修行有成,多半得在官场走上一圈。只是朝廷职位有数,官身也非想要就有之物。”

“不过无相学子,只要科考入榜,各部职位皆可任命。不像其他书院学子,只得在各自部司争得任命。”

大离九部,文武百官,皆看编制。

无相书院对应文部,是以文部教化司、明文司两司,皆可视作无相学子的基本盘。

但因着功法特性,无相学子可模拟其他书院的术法神通,在中低层次的官员选拔任用中,只要属于文官编制,无论哪部,无相学子皆可去掺上一脚。

比如度厄书院对应礼部,礼部基层编制的考核选拔,除去度厄学子外,无相学子亦可报考。

这就意味着,无相学子相对而言,更易成功考取官身。所以每年岁考,也只有各学舍头名才能入无相书院。

不过南奕眼下,只好奇究竟该怎样才能入道修行。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李太华。

李太华知道南奕心思,笑道:“按说学子入院,第一年都是正常学习,供诸位先生讲师,观察其心性品行。等到次年,再根据心性评估,与各自资质,看是否要引其入道,拜入仙门。”

“不过,你既已觉醒天赋神通,便算是半只脚踏入道途,倒也不必空等一年。”

“只是若欲提前拜入仙门,却需到问心台走上一遭,通过问心评估心性,而后才能授你道法。”

“不知,你是要今日便去问心,还是回去静思数日,想清自身所求后,再去问心台走上一遭?”

李太华简单介绍了一番无相学子拜入仙门、正式得传道法知识的流程。

正常来说,学子入书院的头年,是正常学习。而在此期间,书院修士自会暗中评估一众学子之心性。

但对于知晓书院即仙门,乃至于已经觉醒天赋神通的学子,就可以省去一年流程,直接拜入仙门。

只是正常学习一年的流程可以省去,心性评估这一环节,却是必不可少。

既然少了一年时间以观察心性,就会动用诡器,让学子走上一遭问心台,借此评估其心性。

如果通过评估,即可提前拜入仙门,得传功法。

但与此同时,动用诡器评估心性,相对于通过一年时间慢慢观察,无疑也会更为苛刻。

所以李太华建议南奕,等明了未来一生所求,心意坚定时,再去走问心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