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遣使荆州(1/4)

兴平二年,十一月底。

作为文聘的族弟,在文聘决意留在汉中后,文三自然而然的追随文聘留在了汉中,但说实在的,他也想过回到荆楚故地,不愿待在这陌生的汉中之地,可转念想到自家身上背着战败的罪责,回到荆州只怕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他也就熄了思乡的念头,追随文聘留在了汉中。

“文大兄,你当真不和我们一起走吗?”文三的远房族亲-文瑞眼下正收拾着行装,准备踏上回归荆州的旅途,他的眼神扫到了伫立一旁,默然看着他们收拾行装的文三,因而问上了一句。

所谓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文瑞对留在汉中没有太大的兴趣,哪怕文聘大力劝说他留下,他还是决意离开汉中,取道回归故土荆州去,不做他乡之鬼,也因此,他对打定主意留在汉中的文三的行为很是惑然。

文三摇了摇头,他轻叹了一声:“不回了,荆楚虽是故土,可大丈夫欲建功立业,当寻觅一明主……刘荆州雅量非常、博学多才,可远不如刘益州取士不问出身,但任才而已,留在汉中,比回到荆州,未来的天空更为广阔。”

文三这番话,似是在对文瑞做出解释,但同时,也像是抚平自己的思乡之情,说服自己留下来,乡土之情,是极难断绝的。

“大兄志向非常,小弟却是远远不如了。”文瑞也不多劝说文三一起走,他夸赞了一句,而后道出了他的心意:“小弟只想居于乡里,周游亲戚之间,现下一路自房陵至上庸、如今又到了汉中,走了这么远的路,小弟已是累了。”

一边收拾着行装,文瑞一边言道:“不过大兄决意留在汉中,这个决定当是也挺好的,刘益州为人宽仁,从张鲁手里赎买了我们这些荆州士卒,又不强逼我们留在汉中,可自选去留,如刘益州这般的人物,世间少有,小弟生平未曾见过。”

“这是自然。”文三接过话头,夸耀起了自己的新主公:“刘益州宽仁大度,不做让他人勉强的事情,前面刘益州招揽仲业(文聘)大兄的时候,我当时陪同在场,刘益州没说什么硬话,只善言说之,任由仲业大兄自己做的选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