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刑杀(1/5)

南郑。

自从大儒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学说,认为世人的行为,包括政治活动都应当顺应天时,其中皇帝作为上苍的代表,其行为更应遵循天时,所以处死犯人的时候往往都在秋后。

春夏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则是万物雕零的季节,死刑顺应着秋冬的肃杀之气,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些现实情况上的考虑,那就是农业生产社会,秋冬季节是农闲时期,此时处决犯人不会影响农业生产,加之死刑会吸引来大批的闲杂人等,观看的人数较多,会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告诫百姓不要去触犯死刑。

也正因此,眼下南郑的东市,一场声势浩大的死刑处决正在顺应天时的进行当中。

至于被刑杀之人,乃是一意对抗蜀军的武都氐王窦茂,以及窦茂所在一族的亲贵人等,这些人自武都被解押到南郑不过数日,就被拉到了南郑东市的刑场之上,趁着冬日未尽,早早的处决掉,以免拖到来年,浪费珍贵的粮食。

现如今的刑场之下,只见人头攒动,今日却是不知道有多少南郑士民赶赴到了东市的刑场,收到消息早的,就挤在刑场的边缘,若不是士卒呵斥,只怕都要爬到刑场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