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天下瞩目(1/4)

兖州。

“刘君郎(焉)生的好儿子!”镇东将军、费亭侯曹操在看完绢布上的文字后,他感慨了一句。

不得不说刘焉的确生了一个好儿子,刘璋仓促上位益州牧,不二年,就坐稳了益州牧的位置,自米贼张鲁手中夺回了汉中,又攻取了武都,现下又自陈仓道发兵关中,与李傕、郭汜争雄,更是逼得李傕、郭汜退守长安。

汉中、陈仓、关中、故秦之地,这是在效仿高皇帝吗?

曹操眼神一扫,他就关中的情形考效起了他的儿子:“昂儿,刘季玉同李傕、郭汜争雄于关中,你认为孰胜孰负?”

曹昂,作为曹操的长子,由正室丁氏抚养大,二十岁时就被举为孝廉,平日里经文习武,自然不是等闲之辈。

面对曹操的考效,他脱口而出道:“父亲,刘益州兴义兵讨贼,乃心无不在王室,行的是光明正大之攻伐,而李榷郭汜二贼,荼毒百姓,凌迫天子、公卿,为国家所不容也,更不为天下之人所容也,刘益州以正击逆,自然无有不胜。”

这是人心顺逆的考虑,有用,但用处不是很大,曹操闻言不置可否,他只静静的听着曹昂的后言。

曹昂接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道:“李傕、郭汜二贼,招揽关中诸将,外及凉州羌胡助阵,人心不齐,上下不一,不如刘益州一方上下同欲也,其次刘益州兴兵之数,在四五万人,胜于李傕、郭汜一方的兵力……是故虽是李傕、郭汜善于用兵,可顺逆之势、兵力寡弱,人心方面,远不及刘益州,故而儿断定,当是刘益州赢下关中的胜局。”

曹操这时候才露出了微笑,他指着曹昂道:“有此子在,我无忧后事也。”

……

邺城。

冀州牧袁绍连连击败白马将军公孙瓒,并将公孙瓒打的心态崩溃,不敢再战,使得公孙瓒竟以童谣"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为行事之则,在易京筑城固守,消极避世。

如今统治黄河以北,威震幽冀青并四州的袁绍,当是长长的直叹了一声。

“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袁绍念出了这句广为人知的谶语。

这句谶语的意思是汉家刘氏在六七的时候会遭到厄难,法应再受命,即是天命将转移给他人,而承受天命、更替刘氏的人,是"涂高"者。

至于"涂高"究竟指的是什么,暂且不为人知。

陪坐在袁绍身侧的郭图,他听闻到袁绍的话,只做充耳不闻,像是没有听到一样。

袁绍在念诵完谶语后,他强做笑意道:“公则,听说凉州贼李傕令人传扬,涂即途也,当涂高者,阙也,而傕同阙,另极高之人谓之傕,所以代汉者,李傕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