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日军行动(1/5)

app2;

11月8日,莫凡站在古老斑驳有巍峨挺拔的潼关古城墙之上,迎着黄河河面上吹来的凉风,极目远眺。

目光越过宽阔的黄河河面,能够清楚地看到远处的风陵渡。

在战争全面爆发以前,这里曾经是南北水路交通的要冲,每日有无数的渡船来来往往。

两岸的物资堆积如山,催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繁荣的小镇。

如今再也看不见繁荣的景象,渡口边上孤零零的挂着几艘破船,随着河涛轻轻起伏。

入眼只有荒凉破败!

第七十一军军长杨荣以及政治委员吴桐岗站在莫凡身后,在他们两人边上还站着167师师长周士冕。

167师隶属于胡寿山的第34集团军。

胡寿山进入关中之地之后,部队得到了充足的粮食和军饷供应,发展的速度很快,第34集团军实力日益壮大,成了黄河防线上最强的部队。

167师奉命防守潼关,阻止日军渡河。

在他们到来之前,负责防守潼关的是中央军第一师。

周士冕带着部队到达潼关之后,一度非常的紧张,真担心日本人会从风凌渡南下前来攻打潼关。

但是驻守的时间久了,他渐渐发现日军没有任何力量渡河,最多只是日常炮击骚扰。

中条山里仍然在抵抗的数万国军是一颗钉子,让运城以南的日军部队不敢放松警惕,更不敢过河。

一旦开始渡河作战,中条山里的国军很可能会冲出来切断日军渡河部队的后路。

因此在中条山地区的扫荡作战结束以前,日本人无力南下。

看明白这一点后,167师的官兵们渐渐放松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