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各怀鬼胎的双方(2/5)

因为该死的法国佬的介入,北美大陆的战事进展得很不顺利,伦敦方面有一部分人担心王国的利益会受到重大损害,所以已经开始未雨绸缪,选择加强世界范围内其他殖民地的巩固和进一步的榨取,以确保伦敦绅士们的利益。

东方香料海域不仅关乎昂贵的香料利益,甚至也关乎到与大清帝国的商业贸易的安全,与大清帝国的茶叶贸易已经成为整个英国海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有失。

然而过去数年间,赵学宁不止一次的袭击了英国的运茶船,多次击沉、俘获英国的船只。

英国人很愤怒,多次展开反击,但是他们的反击却不能取得良好战果,反而处处受到赵学宁的压制。

伦敦方面不止一次的选择向东方海域派遣更多的战船打击赵学宁,但是收效甚微,在双方距离过于遥远的情况下,伦敦的付出与收获实在是不成正比。

赵学宁被击沉一艘船,很快就能得到补充,而他们被击沉一艘船,补充的效率只有赵学宁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而更加吊诡的是,赵学宁越打越强,战术越打越精熟,水兵和炮手越打越熟练,公司的损失越来越大。

公司的会计们做了一道算术题,判定如果再和赵学宁打下去,不出三个月,英国东印度公司就会有亏本的风险。

战术上未必会输,但是战略上,输惨了。

事实上,伦敦东印度公司利润的减少在那几年间已经是事实,并且已经引起了伦敦的投资人们的很大的不满,公司股价岌岌可危,部分公司的反对者已经磨刀霍霍准备做空公司股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