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这颗雷,不能爆在他们手里(2/2)

你说你是不是没事找事?

官场浮沉数十年的李质颖太明白官僚们的心理了。

甚至于弘历这位老皇帝的心理,这个通过缴纳认罪银两从他手上死里逃生还获得肥差的老官僚也是能明白一些的。

乾隆四十二年,李质颖在浙江巡抚任上犯事被拿下,在即将被问罪的档口,李质颖向皇帝主动提出了要用银两来买自己的一条命,又给皇帝送去了大量的珍奇古玩,获得了皇帝的欢心。

之后仅仅一个月,他不仅没有被问罪捉拿,还摇身一变,从浙江巡抚调任粤海关监督,成为有清一代少数几个不是出身内务府的粤海关监督。

皇帝是什么意思,李质颖再清楚不过了。

所以粤海关任职期间,李质颖卯足了劲儿给皇帝从国外搞来很多皇帝喜欢的西洋物件,什么自鸣钟、自动行走玩具之类的,还送上大笔大笔的银两讨皇帝的欢心。

弘历果然很开心,舒舒服服地享受他的孝敬,当起了乾隆朝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表哥”。

弘历非常喜欢这些精巧的西洋自鸣钟表,多次下令内务府采购,也是各种明示暗示官员们给他送礼要送这些精巧的东西。

据统计,这家伙一共有三千多件各式西洋钟表收藏,塞满了自己的府库。

看起来,弘历完全不在意“送钟”这种谐音梗的玩法,本身应该也有梗警察的属性,当然,一般人也根本不敢在弘历面前玩梗就是了。

皇帝老了,不喜欢闹事,就喜欢清净和享受,他觉得自己忙碌了大半生,打败了所有的敌人,驯服了所有官僚,现在,是可以享受成果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你告诉他——陛下,南洋有疑似朱明后裔的人要对咱们大清不利啊!

他会怎么想?

李质颖不敢说自己能搞清楚弘历的所思所想,但是他能确定的是,捅破这件事情的自己绝不会有好下场。

自己本就是靠着银子才能死里逃生的皇帝“白手套”,不老老实实赚钱,反而牵扯到“疑似朱明王朝后裔造反事件”之中,能有什么好下场?

这样一想,李质颖觉得自己已经年纪大了,这个粤海关监督的职位也做不了多久了,能软着陆是最大的期待,安度晚年是最大的向往,他不想在这个关头多生事端。

于是他决定把这件事情摁下来,他让自己的那位部下闭上嘴巴,否则没人能救他。

然后,他又带着这张图去找了两广总督舒常,将这个事情通知给了舒常,想和他通个气。

虽然他也是汉人,但他很显然更加亲近同为旗人的满军旗人舒常,对于科举出身的汉臣、广东巡抚孙士毅则不怎么亲近。

他把这个事情告诉了舒常,舒常果然也觉得非常担忧,但是同时又觉得李质颖说的很有道理,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在两广总督任上干不了多久,与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只要撑到离职或者退休,万事好商量。

说一千道一万,这颗雷,不能爆在他们手里。

“这个事情你没和孙士毅说吧?”

舒常看着李质颖,低声道:“这个事情最好不要和孙士毅说,此人自忖清高,一旦知道这个事情,一定上报,然后铁定坏事。”

“没有,没跟他说,这个事情也没别的人知道。”

李质颖点头道:“但是难保之后不会有别的人看到那面旗帜,所以咱们还是要多留一个心眼儿。”

“嗯,这是必需的。”

舒常吩咐道:“你看着粤海关,反正所有夷船都要通过粤海关,你着重安排亲信检查,一旦遇到此类旗帜,注意千万不要声张,直接让他们把旗帜收起来或者毁掉,不准许这面旗帜进入广州。”

“明白。”

李质颖点了点头。

之后一段时间,李质颖和舒常强强联手,一起密切监控此事。

同时,李质颖通过自己的渠道暗中派人了解兰芳的相关情报,得到了一些无足轻重的消息,对于兰芳可能进犯大清的事情则没有丝毫情报。

不过根据情报,他们也得知兰芳的势力已经扩充到了吕宋岛,还有传闻说兰芳也接触过暹罗,还出现在南越之地,参加过不少战争,势力范围很广,也有很多船只。

看起来,是个很有些战斗力的小国,不过小国就是小国,虽然有些战斗力,但是放在大清这边,依然不够看。

倒是舒常得知赵学宁在南洋地区很有些威望,甚至有人称其为南洋华人的保护神,这种称谓让舒常稍微有些不喜,倒也没往深了去想。

很快,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李质颖因为年老,被弘历允许退休,成功上岸,卸下重担。

这副重担则由满洲镶黄旗人、内务府郎中穆腾额接着挑起。

乾隆四十九年二月,穆腾额抵达粤海关和李质颖做了交接,交接完成之后,李质颖神秘兮兮的让穆腾额去拜见一下两广总督舒常。

穆腾额按照李质颖的建议去拜见了一下舒常,得到了舒常的热情欢迎。

虽然穆腾额在官职上比舒常要低一些,但是穆腾额是满洲镶黄旗人。

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属于满洲八旗里的上三旗,也是整个满蒙汉八旗这二十四个旗里地位最高的三个旗,由大清皇帝直接统领。

这三个旗平起平坐,地位均等,因此正白旗出身的舒常对镶黄旗出身的穆腾额十分客气、亲近,不仅请他吃了大餐,喝了很名贵的茶叶,还送给了他一些很昂贵的丝绸香料。

以及一些银两。

穆腾额作为内务府官员、弘历的亲信,深深地了解自己到粤海关担任监督的职责。

与此同时,他家世代在内务府供职,家族里多数人都曾出任过地方关卡监督、江宁织造之类的官员,因此对这些肥缺好差的了解程度更深,生来就带有相关的敏感度。

他知道这个职位会引起多方关注,也需要在深似水的广东官场里辗转腾挪,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好好的经营人际关系。

所以,对于正白旗出身的两广总督舒常,他也是存在着想要交好的想法的。

但是以舒常的地位和政治资源,需要对一个明显不如他的自己主动送上厚礼吗?

别说皇帝亲信,自从康熙后期开创密折专奏制度之后,四品以上官员都有权利向皇帝上奏折,和皇帝直接联系,所谓的亲信只是一个相对应的说法而已。

穆腾额不觉得自己有很大的价值值得舒常的拉拢,因此感到很费解。

都是上三旗的人,打断骨头连着筋,家家户户亲连着亲,穆腾额也就没有兜圈子,直接问了舒常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