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凌墨萧到达长安和接到沈家人(1/2)

莫修谨本来要跟凌墨萧一同前往长安,但被沈冬素和阿沅姐给强行留了下来。

他身上的伤还未痊愈,且因在长安那段时间,没有医师在身边改药方,吃的还是冬素之前开的药方,他的病情影响很大。

阿沅姐说这几天他半夜出现梦游之症,常常醒来认不清人。

白师父直接说,他再这么‘作’下去,别说活十年,活十个月都是奢望。从没见过哪个人,这么不把自己的命当回事的。

小盼哥不把他的命当回事,那就由冬素和阿沅,来珍视他的性命,凌墨萧也一样,反对他跟着同去长安。

直接说,拿回圣旨,他的任务就结束了,接下来的战场,就交给其他人吧!

凌墨萧陪龙凤胎吃了个早饭,两孩子已经退了烧,只是眼睛水汪汪的,特别是小宝,好像知道父亲又要离开一样,一直搂着他的脖子不松手。

越是眷恋家人,越是舍不得孩子,凌墨萧就越觉得自己应该尽快赶到长安,结束这场浩劫。

因为这期间,会有无数家族毁灭,无数孩子失去父母。都是我大夏子民,不应该遭受这样的劫难。

沈冬素抱着孩子送他到垂花门,孩子不能吹冷风,就没往前送。

夫妻俩已经默契到根本不用叮嘱太多,沈冬素只轻轻道了句:“我和孩子在家等你。”

凌墨萧眼眶又红了起来,嗯了一声后道:“照顾好自己。”

照顾好孩子,保护好幽州城这些话,凌墨萧觉得根本不用说,他最应该叮嘱的,就是让冬素照顾好自己。

凌墨萧只带了一支亲卫队,往长安方向追甲四大军。

他虽然回幽州只停留了一天,但让留守的官员和将士,信心倍增。

只要我们的凌王出马,外敌也好,内乱也好,都会很快平息的!

沈林钟是在凌墨萧走后第三天回来的,他到凌王府跟冬素匆匆见了一面,就坐姜家的商船,去接应沈家人。

小虎留在了高丽战场,是陈黎点名让他留下来的,小虎在这一战中表现非常出色,已经升职为七品校尉。

仲阳本来想和大哥一起去接家人,但想到姐夫和大哥都不在,他得留下来保护姐姐和龙凤胎。

便住进了凌王府,一边跟莫修谨学习幽州的政事,一边温书准备秋闱。

这是冬素特地叮嘱的,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学生都不能忘了学习。

本来刘管家接到莫修谨的信,安排沈家人到扬州,和余大鱼一起坐姜家的船到幽州。

这是最快捷也最安全的撤离路线,可没想到吴王的人追得那么快,他们猜到沈家人会走海上。

直接封了海港,不准商船出海。姜宏百般运作,也只是将沈家人藏到一个小岛上,只能让幽州派船去接。

此时,姜家暗中据点的小岛上,沈爷爷和沈父、蒋氏、余大鱼、青牛五人,正愁眉苦脸地看着海平面。

本来刘管家想安排二房一家跟着逃走的,但朱氏和胡金花死活不愿意,说着风凉话,他们早就跟大房断了亲,为什么要逃?

谁知道逃走会有什么下场?说不定死得更惨,死后做孤魂野鬼回不到家乡。

沈大志本来想听父亲的,一起逃走,他觉得这是跟大房和解的最好机会,那个厉害的王妃侄女的光,他可是一直没沾到。

这一次听父亲和大哥的,那以后他就能挺直腰板告诉别人,他可是凌王妃的二叔。

结果朱氏一通说,凌王这回肯定没好下场,跟他沾边谁也活不了,反正两家早就断了亲,干啥还要跟着去送死?

胡金花则是从利益上面劝他,沈爷爷和沈大成这一走,沈家这么大的家业,就都落到二房手里了!

咱们先躲一段时间,避避风头,等那些人不来沈家找事,咱们再回来,那大宅子、铺子、庄园,都是二房的!

跟大房一起逃,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沈大志思考了一夜,赌徒心性使然,他决定不逃。

但一直在庄园做学徒的沈青牛,却坚持要跟阿爷一起走。这孩子虽然憨,可憨人都有一个特性,那就是认定的事很难改。

青牛认定阿爷是家里最聪明的,要听聪明人的话。

时间紧迫,二房不愿意走刘管家也不强求,至于几个姨母一家,他都接到王府庄园,这些不是王妃至亲,吴王的人不可能为这些人跟王府死斗。

就这样,姜宏接到的沈家人只有五个,悄悄送到小岛之后,为了掩人耳目,让他们做姜家商行的人打扮。

等着追兵离开,或是幽州派人来接。

除了余大鱼,其他人都是第一次看到海,青牛还是孩子心性,对朝局更是一无所知,在小岛上过的还挺快活。

每天跟那些水手学游泳,一起捕鱼,听他们说海上的事。

听说姜宏和甲十八这一次要去倭国,他还想跟着同去,被阿爷一顿训斥。

阿爷和沈父则是闲不住,看腻了海景之后,就去看姜家人做海上用品,学着编鱼网和麻绳,还看姜家跟幽州学的晒盐田。

只是两人从水手口中听说了朝局,特别是听到吴王已经登基称帝,冬素发檄书,长安与幽州必有一战。

两人都担忧不已,担忧凌王的情况,担心冬素和龙凤胎,当然还有林钟和仲阳。

担忧的同时,还有深深的愧疚和自责,都是自己这个当爷爷、当爹的没用啊!

无论自己的孩子有多强大,可一旦有危险,父母总是会自责自己帮不上忙。

诚然以冬素现在的身份地位,他们能帮的最大的忙,就是平安无事,不给冬素扯后腿。

可阿爷和沈父还是会自责,小辈在生死关头,他们这些长辈却啥忙帮不上,还在这等着小辈来救。

至于余大鱼,其实他完全没有逃的必要,以他如今在江南的身份地位,哪怕新帝的人找上门,也不敢动他。

他单纯是为了保护沈家人,才坚持一起逃的。虽然姜宏很可信,但再可信,也是商人,且姜家家大业大,姜宏可信,并不表示姜家其他人可信。

余大鱼觉得自己不跟着来,万一沈家人被姜家人带走,遭遇了什么,他会后悔一辈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