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章 法治?(1/2)

从红墙那一头望过去,这只是一间普通的小房子。

房子前面的两排红墙,中间的道路狭窄而修长。

不过这小房子的位置十分的不规则,它并没有处于两排道路的正中间,反而更靠近左边的红墙。

如此使得它终年被墙的影子所覆盖,在夏日凉爽解闷,冬日又温和暖热。

这就是如今整个地球上最高规格的政事处理中心,一份份影响东亚大陆的一个又一个政策就是从这里发出。

它就是大明帝国的核心-内阁值房。

自从隆庆二年开始,内阁大臣们不再兼任六部尚书,因此去年不怎么见人的值房,如今却是人满为患。

内阁大臣们在这里处理政务,也随时准备皇帝的召见。

但跟前面深居西苑的宅男皇帝相比,当今圣上却更愿意自已来值房开会。

但这里也并不是只有内阁大臣能来,偶尔可以来其他几位大臣。

比如宗人府宗正朱珵墝。

还有其他几位年轻人,有时会被传唤进来汇报工作。

比如正在汇报军事的申时行。

作为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的他,算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了。

且不说内阁次辅的老师,就是如今这个小小的五品主事职位,那也是很多状元望而不可及的。

同样是张居正学生的张四维,论辈分还算是申时行的师哥,但混了这么多年还在翰林院出不来,只负责一些起草诏书和修撰工作。

虽说有非翰林不得入阁的这条潜规则在,但很明显这个五品的兵部主事工作比翰林院学士更重要。

证据就是现在申时行正在汇报的工作。

“此次鞑靼南下,我军大获全胜!”

“根据兵部统计的有功将士名单,此次战役中,神池口和大同镇的将士们功劳最大。”

“神池口将士们仅仅只有一千三百人,却硬生生的扛住了铁木尔一万大军的进攻。”

“而大同镇在关键时刻彻底扭转了战局,功不可没!”

“兵部推举,戚继光总兵,马芳总兵吴惟忠将军,王如龙将军,麻锦总兵,都当予以重赏!”

说完,申时行收起了名单册子。

张居正在皇帝身边闭着眼坐着,听着学生的汇报,满意的点了点头。

你看看,这样的工作跟翰林院学士有的比?

申时行的职位就是负责各省的兵舆图,统计士兵名单,各级武将的升迁和犒赏也是由他负责。

对面的高拱看看申时行,也露出了欣赏的神色。

这个工作看似只是统计,但却是很容易得罪人的职位。

特别是推荐武将升迁和犒赏这一块。

申时行的这个汇报让高拱都能满意,足以见他平衡各方势力的能力。

皇帝听完没有说什么,而是盯着手中的锦衣卫报告。

“两位阁老怎么看呢?”

张居正和高拱对视了一眼,默契道,“臣等无异议。”

“那就如此办!”

“但朕觉得如此还不足以庆祝这次大胜!”

“这样吧!”,皇帝合起手中的报告,看着众人,“下个月的阅兵仪式上,朕要亲自犒赏戚继光,马芳等一众将士们!”

“召他们进京!”

内阁响起了短暂的嘈杂之声。

阅兵仪式这件事众人的意见本来就不统一。

阅兵仪式以往也不是没有,而是这次有些特别。

第一,以往的阅兵仪式都是京营统领主持。

但这次皇帝要亲自出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