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1、理想(2/3)

程府宴是东城区西裱褙胡同里的一家私房菜馆,主厨程汝明先生以前是给太祖做菜的,前年才和外孙共同在胡同里创办了这家私房菜馆,招牌很响,生意很好。

不过夏景行却无心留意胡同里的幽静雅致的环境和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从中关村的办公室到菜馆的包间,他跟张一明交流了一路。

讨论的内容,从云计算到大数据算法,再到人工智能,各类前沿技术都囊括其中。

“脸书今年不是实现盈利了吗?我就建议脸书成立一个创新实验室,每年都投入一定资金,积极探索前沿科技。

赚不赚钱都无所谓,一定不能被时代抛下。”

包厢里,坐在夏景行身旁的张一明猛点头:“戴伦,你这个思路是非常正确的,账上趴那么多现金干嘛?要把钱花出去,转化为科技实力和技术底蕴,才是一家科技公司真正应该干的事。

听说谷歌有个神秘的X部门,每年谷歌都会向这个部门砸入重金,邀请全球最顶级的科学家加盟,一起探索各种未来科技,相当酷炫!”

黄新嗤笑,“据我所知,前年就是这个X部门在谷歌搜索引擎上安装了一个插件,只要用户一搜索关键词,谷歌搜索引擎就会自动弹出谷歌旗下的相关产品。

结果,这个插件只使用了24个小时就被关闭了,因为用户体验差到爆炸,管理层也认为安装这个插件是极其愚蠢的决定。”

夏景行点头,“是有这么一回事,不过瑕不掩瑜,谷歌这种精神还是值得咱们中国企业学习的。”

“戴伦,你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黄新摊摊手道:“中国互联网公司很多连生存问题都没解决,哪有资本去玩这种烧钱的研发游戏,而且这种前沿科技探索,很多钱其实都是打了水漂的,项目彻底失败。”

王慧文在一旁摇头:“我们创业公司不行,但是像阿狸、百度、企鹅、盛大这些大公司、上市互联网公司还是有一定实力去推动科技研发的。

但现状是,很多公司上市了,老板财务自由了,就开始买地盖楼、约女明星去爬山、旅游、探讨人生。

这样的人,也配叫创业英雄?不过一商人尔。”

夏景行笑了笑,感觉这王慧文还挺愤青的,不过他才大学毕业没几年,热血未冷,很正常。

“他们都是老古董了,咱们80后创业者千万别学他们,在创业成功满足自身基本的物质需求后,我认为应该要给自己设立一些新的目标和挑战,避免人生迷航的同时,也为中国科技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既然聊到人生理想,当着在场几位国内最杰出的年轻一代创业者的面,夏景行也忍不住发表起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看法就是,把家国情怀融入个人事业的不懈奋斗中。

张一明喝了点酒,脸色通红。

他对夏景行提出的这番看法挺有兴趣的,表态道:“戴伦,我很支持你的这种想法。

但据我观察,咱们国家很多创业者出身贫苦,小时候经济条件不好,创业成功后便有一种疯狂享受的补偿心理。

这就导致很多人对财富看得很重,估计不怎么愿意去搞一些虚无缥缈的精神层次的追求。”

夏景行思考了一番,点点头道:“你观察的挺仔细的,不过我们这代人经济条件应该要好很多了,没必要抱着把钱带进棺材里的那种陈旧想法。”

黄新笑着打趣道:“那戴伦,你是咱们当中最富有的那一位,也是全中国最富有的那一位,你打算怎样做?”

“那好,今天当着几位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的面,我就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粗陋想法。”

听到这番装逼的话,黄新、王慧文、张一明、郭万怀都停下了手上的动作,摆出了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首先,海内控股集团、复兴工业集团内部会成立像谷歌X那样的研发部门,不求盈利回报,把探索前沿科技放在第一位,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顶级人才。”

众人皆点头,这样做其实也在情理之中,要是他们的公司能有谷歌那么强大的盈利能力,投点钱搞黑科技,又算得了什么。

失败了99个项目都没关系,但只要成功了一个,就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新的革新动力,甚至是转型和生存机会。

这也是一种商业思维下的考量。

夏景行接着道:“其次,我名下的个人基金会打算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奖励国内的优秀青年科学家。

只有解决了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俗务,科学家才能真正的心无旁骛的钻研科技,同时也尽可能为国家留住人才、激励人才。”

黄新点头道:“这个挺好的,据我所知,我们清华很多学生就是觉得国内挣不到大钱,才跑到硅谷、华尔街去打工的。

如果在国内能有一份高薪工作,谁又愿意去海外遭受歧视呢?”

夏景行笑道:“暂时性帮不了那么多,我这是奖金,不是工资!

如果要留住人才,那还需要国内的企业齐齐发力,共同向产业链顶端发展,企业能挣大钱了,自然可以给出高薪。”

王慧文忍不住问道:“夏总,我听说复兴半导体拿出了行业顶级的薪水,正在从全世界搜罗华人科学家、工程师回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