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突然好事到(2/3)

不过学堂那边没个茅厕,日子久了,确实还挺不便的。

“小子们倒还好说,有时候躲到草堆里就解决了,但那几个丫头可不好意思这样,有时候只能硬憋着。”傍晚时,张秀才随口叹道。

小糯宝正蹲在地上,和旺福一起玩泥巴,这便脆生生道:“有什么可难的呀,直接在学堂旁盖个茅厕就好啦。”

冯氏和张秀才立马点头开干。

第二日,他们便喊来乡亲们帮忙挖坑、砌墙。

有孩子在学堂念书的人家,这会子格外卖力,毕竟也是为了给自己孩子行方便。

一个茅厕弄起来倒也容易,大伙一起动手,不出半日,便弄得妥妥当当。

冯氏在家沏了两壶白茶,来给乡亲们解解渴。

众人拿着粗碗,看着孩子们都高兴地围着茅厕,他们也跟着畅快,这就咕咚咕咚灌下茶水,驱散了胸腔内累积半日的燥热。

就在这时,忽然间,一个衙差走进了村里。

乡亲们先是一愣,随即就撂下茶碗警觉起来,以为又是来找茬的。

只是不曾想,那衙差走近后,不仅没了以往的嚣张势力。

反而态度恭敬得像个仆从,好声问道:“敢问这里,谁是姜家人?”

冯氏诧异了下,这便抱着小糯宝过来,那衙差连忙把一纸文书,递了过来。

“这是国公爷前阵子要衙门办的,现下文书齐全了,你们看可还满意?”

小糯宝不识字,眼睛睁得看老大,只觉像在看天书,最后急地揪住张秀才大手。

“秀才叔叔,你快瞅瞅,上面写的是啥?”

张秀才拖着腿凑近一瞧,下一刻,就激动得脸颊通红!

“这是咱村学堂的行籍,还有村里念书孩子们的花名册,从此,咱们这里也是过了官门的读书地了!”张秀才声音都颤抖了。

行籍?

花名册?

乡亲们没听过这些,都不解地看着张秀才:“这有啥用啊,你快说仔细些。”

张秀才哆嗦着嘴皮子,赶紧解释。

按照律法,南纪国的大小学堂、私塾或是书院,只有在官府报备,并由文吏查验通过的,才算是登记在册的正式学堂。

而入了学堂花名册的孩子们,哪怕将来没有考取功名,但只要顺利结业谢师,便也可在各地官府的文籍册子上有所收录。

就算是正儿八经的的读书人了。

日后若是出去,为工坊或是大户人家做账房、管家,这有文籍的也要比没文籍的,吃香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