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刘氏当再次受命于天(4/4)

刘秀在长安求学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年,但却为他此后的人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文化昌盛。大开眼界的刘秀在这结交了许多俊杰,如朱祐、严光、邓禹等人,都是以后东汉历史上惊艳一时的人物。

朱祐字仲先,南阳郡宛城人,是一个高士才子,文武双全,在长安群儒之中颇为有名。他从小就与刘秀兄弟交好,由于刘秀在学问上远远不及他,所以刘秀经常到他的居所去向他求教。据传,有一次刘秀在长安生了病,要买蜂蜜入药。虽然此时刘秀已经到了长安求学,但是其家境却没有任何改变,因此,这买蜂蜜的钱便成了此时刘秀的最大困境。朱祐知道后,仗义疏财,直接自掏腰包添钱帮刘秀把蜂蜜买了回来。对此,刘秀一直心存感激。后来,刘秀取得了天下,回赠给朱祐一石白色的上等蜂蜜,开玩笑地问他:“仲先兄,这种蜂蜜,与在长安时我们买的那种相比,味道如何?”说罢,二人相视大笑,当年的情景也一一浮现在眼前。

严光字子陵,会稽郡余姚人,又名严遵。他很有才学,少年之时,即已名满天下。可惜他为人清高孤峻,不慕富贵、不侍权贵,后来成为著名的隐士之一。严光虽然孤傲,却与谦虚好学的刘秀一拍即合。时间一长,二人就慢慢地成了至交好友,成为当时的一段佳话。

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人,当时只有十三岁,也受业于长安。邓禹虽然年纪最小,却能咏诵《诗经》,俨然是一个神童。刘秀对此十分惊奇,一直想和他结交。而邓禹也看到刘秀相貌奇伟,感觉非比寻常。邓禹再听其言论,看其品行,察其胸襟,更觉得刘秀器宇非凡,绝非池中之物。于是,二人倾心结交,也成了好朋友。

虽然刘秀在长安的三年学习生活很快因为家庭困境而终止,他学习《尚书》,也仅仅是粗略弄懂了书中的内容。但却在与朱祐、严光、邓禹的交往中,受益良多。他们三人在学问、见识、品德上都给予刘秀极大的启发,后来更是在他逐渐强盛的时候成为其心腹臂助,几人少年豪杰,谈笑江山、纵论江河,引得无数豪气人士欣然神往。刘秀也是在此间的交际中,逐渐形成其雍容大度的气派,虚怀若谷的胸襟,坚毅宽厚的品格,处变不惊的反应能力,驾驭群下的深谋远略。他最终凭此问鼎天下。

此时的王莽政府内部,已经暗藏杀机。一切的源头,不过是一个谶语,它是兴盛于秦汉时期的一种神秘的学说,当时人们深信它可以趋吉避凶、还原过去、预测未来,后来张衡等人还就汉室迷信谶语而出言讽刺,为人所不容。整个王莽政权,精通谶纬之术的只有刘歆。他为人奸诈狡猾,对待王莽亦是卑躬屈膝,因而获得了王莽的重用,但是他并不满足。在参阅了大量的资料,对未来的时局进行推演之后,刘歆竟然惊奇地发现,未来的数十年中,刘氏应当再次受命于天,重新夺取天下。而那个顺天应命的人的名字竟然也在推演中泄露出了,叫做刘秀。刘歆这人虽然地位显赫,但却素有野心。其父刘向是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后裔,也是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时期的朝廷重臣。刘向先后历任中郎、光禄大夫等职,他忠于汉室,为王莽所不容。他对于刘歆奴颜媚骨的性格和不切实际的野心做过多次批判,但都没有什么结果。此番刘向逝世,刘歆失去了唯一的制约,再加上他对自己的推演结果深信不疑。于是,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秀,以应天象。同时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登基九五帝位。

他没有预料到,这个名叫刘秀的人,天下只此一家、别无分号,此刻正在千里之外的南阳郡挣扎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