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刘苍《武德舞歌诗》《武德舞歌诗》为刘苍所做,是现存汉代唯一一首宗庙祭祀乐歌,它是合登歌、舞歌于一体的祭仪乐章。客观地说,这首宗庙祭仪乐歌的艺术创新是极有限的。众所周知,历代统治者视祭奠仪式为一项庄严的事情,朝廷所举行的祭祀仪式负载着统治阶级深厚、殷切的精神期盼,这也是历代祭颂文学的主旋律。郊庙祭祀乐章的制作者常常是享有特权名位显赫之人,由此,刘苍于东汉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刘苍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重用和信任,一方面自然和刘苍的皇子身份有莫大关联,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确实有真才实学。到了刘庄死后、刘炟继位,刘苍几乎可以被称为汉朝一柱石,许多大事,刘炟在悬而不决之时,都会找刘苍进行讨论。

刘苍是刘秀与阴丽华所生的第二个儿子,是刘庄的同母弟弟,其地位之显赫,自然不用多说。刘苍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受封为东平公,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被封为东平王,定都无盐(今山东东平县东),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正式就国,遂从洛阳徙居无盐,开东平藩王一族(此一族可以说是东汉王朝众多宗室藩族之中最为优秀的一族)。

刘苍自我修养很高,无论学识见识,还是品德,都得到了广泛的好评。早在刘庄为太子之时,刘苍就得到了刘庄的器重,到了刘庄做皇帝,刘苍便得到更大的恩宠。例如每次刘庄外出巡游之时,刘苍便为其驻守洛阳,处理京城一应事宜。

刘苍曾与大臣共同拟定了南北郊冠祀和冠冕车服等一整套礼乐制度,还曾多次谏劝汉明帝不要在春耕农忙时狩猎游玩,以误农事,虽然“忠言逆耳”,但刘苍的建议都为明帝听取。与当时王子们骄奢淫逸的作风决然不同,刘苍虽位居一人之下、万民之上的尊贵地位,但却毫无骄纵之意。相反,刘苍因辅政期间“多所隆益、声望日重”,非常不安,便多次上奏请求辞去辅政之职,出所封东平王国,以维护皇帝的权威。这样,刘苍才在永平五年(公元62年)离开京师来到东平,但仍佩骠骑将军印。

刘庄年仅三十六岁就驾鹤西去,所以到刘炟登上九五大位之时,刘苍依然活跃于朝堂之上,时常为皇帝建言献策。而且,刘苍也意识到,自己的这个侄子,心胸之宽广非刘庄可比,因此,在谏言之时,也就没有多少顾忌。这样一来,不仅成就了刘苍的忠臣之名,也使得刘炟虚怀纳谏的美名流传至今。

一次,刘炟忽然召集刘苍入宫,言辞恳切之极。刘苍听罢宦官念完诏令之后,突然之间便觉察出会有非比寻常的事情要发生。果不其然,刘炟此次召集刘苍入宫,正是为商议大建刘庄守陵县邑的相关事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