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京中贫民窟(2/3)

“你这家伙,挑三拣四。”

潘铎哈哈一笑,他走到湖畔凭栏远眺。

“明湖春晨雾如烟,

微波粼粼展宏观。

朝霞映衬山河美,

愿为人间一缕烟。”

当众人尚不知道潘铎到底何意,潘驸马已经爬到了石栏上。

“驸马都尉,小心啊!下面水可深了!”一个婢女关切地提醒道。

“不碍事!”潘铎挥了挥长袍,“萧大郎,过来,给你看个好玩儿的。”

萧宇走到石栏旁边。

只见潘铎潇洒地将长袖往空中一甩,晨风鼓动袖袍,猎猎作响。

萧宇正好奇,只见石栏下的水面如开锅般地沸腾起来,上千锦鲤纷纷露头浮出水面,抢夺鱼饵。

好一幅“万鲤朝天”的壮观景致。

“怎么样?萧大郎!”潘铎挥舞着袍袖喊道。

“快下来,别掉进水里。”

潘铎自石栏上跳下,虽褒衣博带,但动作轻盈,不显笨拙。

“儿时,这湖畔尚停有一支小船,家中阿兄常带我泛舟湖面,这锦鲤说来奇怪,一点儿都不怕人,我们小船划到哪里,锦鲤便跟到哪里,家中之人全感惊奇。后来……有游方道人来家中为亡母做过一场法事,家父与他谈论此事,道人来湖边看过,却不见锦鲤。道人便告之家父,府中必出一贵人,贵不可言,家父大喜,赠道人十金。”

“真有如此之事?想必那贵不可言之人便是潘驸马了。”

潘铎哈哈大笑:“萧大郎也信此事?”

“如何不信?驸马都尉怎不贵不可言?”

潘铎神秘一笑:“这都是障眼法而已,关键全在饵中,萧大郎,你绝世聪明,怎会没想到这点。”

两人相视一笑。

潘铎抚了抚衣袖,刀扇扇动。

“萧大郎,出来日久,我也该回去了。”

……

永宁长公主府位于台城之南五里地的同夏里,向南隔着两个里坊便是秦淮河了。

建康的市政工作做得还是不错的,自青溪到同夏里大约也有四五里路,中间隔着六个里坊。

虽有坡路,但坐于车厢之中却毫无颠簸之感。

潘铎端坐车内,举止静雅,气定神闲,又摆出一副风流名士的模样,让人不敢亲近。

萧宇嫌弃地瞟了他一眼,这家伙真会装。

再看晴雪,少女似乎昨夜没睡好,正倚靠车内,闭目小憩。

萧宇将一张薄毯轻轻地盖在她的身上,转头又看向了窗外。

明媚春光下,那些不同于明清风格的重檐飞角显得格外气派,路旁如织行人或宽衣大袖或窄衣褶裤,各种皆彰显个性的穿搭皆显示这个时代开放而包容的胸怀。

只是这一路景致并非都如古装电视剧中描绘的那般美好。

鳞次栉比的酒楼茶肆固然热闹,汇聚天下豪商的南市自是富贵繁华。

普通的民居、作坊那才是建康居民真正的栖居之所。

望着远去的街景,萧宇心中颇有感慨。

不知不觉间,马车跨过了一座题名为“春和坊”的牌楼,眼前的景致与那彰显个性的建康市坊便显得大不相同了。

这里破败不堪,道路开始泥泞起来,垃圾堆放,空气中飘着腐败发酵的气味。

萧宇抽了抽鼻子,看着道路一旁的残垣断壁,许多简易的棚户就在残垣之间。

一些衣不遮体的老人妇孺守就那么守着他们的破败棚户,眼神空洞迷茫地望着这支历经此地的马队。

几个骨瘦如柴的小孩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就跟在马车后面,他们不吵不闹,也没有上前乞讨,只是蹒跚地跟在马车后面行走。

“去去去,上一边玩儿去!别跟着了!”

一名身材高大的护院回头驱赶,那些小孩儿才定定地立在那里,他们没有人说话,尚存光彩的眼眸望着马车久久不愿离去。

见此情景,萧宇心中难免有些犯酸,他抬手挥停了马车。

潘铎一脸不解:“你要做什么?”

“下车看看。”

“下车看看?你没毛病吧!萧大郎,你可知这里是何地?侨民坊,整个建康城各方势力角逐,最鱼龙混杂的所在。”

“侨民坊?刚刚牌坊上不是明明写着春和坊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