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嬴政:韩非,你要记得赵封对你的好(1/2)

app2;

回到了前院!

“赵封。”

“这一次还真的是双喜临门啊。”

“没想到那燕公主也给你生下了一个女儿。”夏无且笑着道。

“生了一个女儿也好。”

嬴政则是沉声道,然后又带着一种教诲的语气看向了赵封:“赵封,你虽为人父也有数载了,但又一点你也必须谨记。”

“请大王赐教。”赵封看向了嬴政。

“嫡庶之分。”

“这一点你必须要牢记,一旦有所偏颇,必会是你府中乱象根源。”

“无论是什么家族,哪怕是商贾,如若在嫡庶上对后者偏颇太大,必有祸患。”嬴政一脸严肃的道。

赵封也是点头附和:“此事,臣明白。”

“大家族之中,无非就是继承问题。”

看到赵封点头,嬴政也稍微放心下来:“你能明白就好。”

作为当今秦王。

嬴政对于这一点自然更是透彻。

只不过。

在不知道赵封身份前,嬴政也没有办法按照嫡庶之分来对待他的众多儿子们,因为他们都是庶出,并非正宫王后所生。

所以原本也只能着重培养作为长子的扶苏。

可他的性格,还有他的能力让嬴政太过失望了。

但是现在情况变了。

赵封出现了。

还是她心爱女人所生,是他心中认定的王后所生。

那赵封就是嫡子,既有嫡长子,又岂会再在乎那些庶出。

普通大家族嫡庶有别,君王家更是如此。

“众子继承问题,无非就是产业分配不均。”

“家族家主只有一个,帝王家的王位也只有一个。”

“但对于而言,未来则是有所不同。”

“天下那么大,吾的儿子人人都可以为王。”赵封心底则是如此想的。

神州大地上。

如若未来真的爆发了乱象,待得赵封扫灭之后,再建新朝,那最终的继承必然是赵启,神州大地皇帝之尊。

而在神州大地之外的广袤疆土,那都可以去打下去。

至于打下来如何镇守?

那自然是自己的儿子们。

天下那么大,一切都可的。

“一儿一女。”

“你这小子别的不说,福缘倒是很深厚。”

“孤也给你准备了一些礼物。”嬴政一拍手。

只见一众宫中的侍从抬着一個个的盒子来到了府中。

每一个盒子里装着的都是上等的灵药。

看到这些。

赵封也感受到了嬴政对待自己的真心。

当即一拜:“谢大王。”

“这是给嫣儿的,顺带也给那个燕公主。”嬴政一摆手,温和道:“这段时间伱就在府中好好陪着嫣儿吧,无需上朝。”

一听这。

赵封当即点头:“谢大王。”

这他可求之不得。

朝堂之上,赵封可就真的不想去。

一来是乏味,二来是真的不想参与。

相比于在军中的自在,那朝堂上很令他不爽。

“好了。”

“我们也不要在此打扰赵封了。”

“他刚刚归来,便让他好好休息吧。”嬴政笑了笑,自然是了解赵封的性格。

王翦与夏无且也是缓缓起身。

“大王。”

赵封却是忽然叫住了嬴政。

“何事?”嬴政转头问道。

“你对臣如此好,臣也没有什么东西送给你的。”

“唯有这两瓶灵丹可送。”

赵封一脸真挚的从怀中拿出了两瓶丹药来。

听到赵封的话。

再看着赵封手中的两瓶灵丹。

嬴政整个脸上都是一脸的莫名其妙。

“你是想让孤早死吗?”嬴政没好气的道。

此刻的他。

正如同当初赵封第一次得赐灵丹时的样子一样。

灵丹。

狗都不要。

一旁的王翦与夏无且也是脸色一变。

不解的看着赵封。

现在满朝皆知灵丹有毒了,赵封这是做什么?

“大王,你以为这灵丹是那些方士炼制的毒丹吗?”赵封笑了笑,自然是清楚嬴政心里在想什么。

“灵丹不就是毒丹?”

“这可是你说的。”嬴政没好气道。

也幸亏此刻是赵封,如若是他人,嬴政只怕会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就让人将之拖下去杖毙了。

“这可不是毒丹,而是经我亲手调配的药丹,具有提神之效,而这一瓶则是有祛毒之效。”赵封指着手中两瓶丹药。

随后打开了装着提神丹的丹药,倒出来了一颗,直接吞了下去。

“真的?”嬴政已经没有那么怀疑了。

对于赵封,他是了解的。

没有理由害自己,而且他也特别的惜命,如果真的有毒,那赵封自己根本不会去吃。

“大王不要就算了。”赵封笑了笑,也不去解释什么。

就将丹药向着怀中揣去。

这丹药可是他亲手炼制的,经真气之火,淬炼药材所融,可不是那些骗人方士用各种重金属毒所炼制。

这是真正的灵丹。

“都拿出来了,你还能收回去?”嬴政没好气骂道。

“大王这是要?”赵封笑道。

嬴政也不多说,直接从赵封手中接过了这两瓶灵丹。

“对于别人,孤或许会有怀疑。”

“但对于你……”嬴政凝视着赵封:“孤知道你不会害孤。”

一则没有理由。

二则灵丹有毒本就是赵封提醒的,赵封也没有必要用毒丹来害自己。

“哈哈。”赵封笑了一声,也没有去解释什么。

“你给了大王,难道不给你岳父?”王翦有些埋怨的道。

“岳父。”

“等过两日,我再调配一番给你。”

“这些可是真正的灵丹,不是假毒丹,很难得的。”赵封立刻道。

“既然你岳父都要了,那老夫也厚颜一求。”夏无且也是笑道。

“有,都有。”赵封连连点头。

……

之后的日子。

赵封也享受着难有的安宁。

无需上朝,也无需在掌军。

每日就是陪一陪王嫣还有舞阳。

当然。

期间不少朝臣知道了嬴政亲临赵府,更是亲口为赵封二子赐名,也有不少朝臣送上了贺礼。

对于这些。

赵封也是来者不拒的。

一切风平浪静。

朝堂之上!

“臣韩非。”

“奉诏归都。”

“奉赵地户籍册录,奉税务册录,奉人口册录。”

“请大王一阅。”

韩非站在了大殿内,手中捧着一个盒子,里面装着自魏地归来所统册录基础。

嬴政一挥手。

赵高立刻走下了大殿,恭敬的将盒子接了过来,然后呈奏给了嬴政。

嬴政打开盒子。

随手拿起了最上面的册录一看,看着他严肃的样子就知道他看的十分仔细。

在看了第一份后。

嬴政继续翻阅着。

整个朝堂上鸦雀无声。

此刻。

朝堂上许多大臣都明白,如若此番韩非拿下了这一治理赵国的治理之功,那就有机会步入九卿之一了。

持续了好一阵后。

嬴政将这些册录合上。

“韩卿治理之能响彻天下,昔日在咸阳时还不能清楚看到韩卿的能力。”

“如今人口并不差我大秦的赵地经战乱,经人祸,短短一年多时间就被韩卿治理完善。”

“此功,当属韩卿。”

嬴政对着韩非夸赞道。

很明显。

这些奏报也让嬴政十分受用。

显然是得到了认可。

“谢大王夸赞。”

“臣身为大秦官吏,理当为大秦效力。”韩非不卑不亢的道。

“孤听闻。”

“在治理赵地完成后,你还去了大梁城,治理了数十万的难民?”

“还修筑了新城?”嬴政笑着问道。

韩非也没有浪费时间,直接又从怀中拿出了一封布帛来。

“启奏大王。”

“此乃新城户籍,还有新城户籍,还有人口情况。”韩非捧起了手中的布帛,大声道。

赵高立刻快步走下去,将布帛接过,呈奏于嬴政面前。

嬴政接过来,仔细一看。

这一座新城的情况,户籍人口情况,尽收眼底。

“原本大梁城有五十余万人口,洪泽之后尚存四十万,韩卿将之全部安置了,更建新城。”

“此功,不小啊。”

嬴政一脸欣慰的说道。

“建城之策,还有具体施行之法,多亏赵封上将军授予,否则臣也并不会那般轻易治理。”

“此功大部分皆是赵封上将军,臣只是捡了一个便宜。”韩非大声启奏道。

显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