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嬴政:这小子还是不听孤的话。(1/3)

app2;

持续了一阵后。

朝臣们才纷纷回过神来。

“臣恭贺大王。”

“渔阳大捷,三十万燕军精锐皆为我大秦斩俘。”

“燕国已无力与我大秦抗衡。”

“灭燕指日可待。”尉缭率先站出来说道。

“臣等恭贺大王。”

满朝文武都纷纷高呼。

当然。

这种恭贺大多都是真心的,随着渔阳城被武安大营攻破,燕国覆灭已经可以看得见了,大秦一统也可以看得见了。

但对于王绾等人而言。

此刻他们脸上带着一种冷意,心底更是暗恨。

如若立下这战功的是除了赵封与王翦外的大营,那王绾他们高低也要大声恭贺,还要为其请功。

可坏就坏在是赵封。

这一次灭了燕国,那赵封的爵位又将晋升一级。

大秦唯一一个十九级的上将军。

然后再有下一次立功的机会,那就必会被封为国尉。

骤时。

整个大秦的兵权都将归于赵封执掌。

国尉之尊。

凡天下主战之军皆受制于国尉。

如若掌握不到的,那就是镇守地方的郡兵。

真的到了那一步。

赵封的权势就是真正的滔天。

可以说。

每当看着赵封立功要获得封赏时,王绾就如同被喂了屎尿一样难受,因为他只能干看着,并没有任何办法去阻止。

一来。

赵封是执掌一方大营的上将军。

二来。

如今负责粮草调动的重任也不是在他的手中了,哪怕心中有着拖延粮草的想法,他也干预不到了。

三来。

如果他真的有机会拖延粮草,那么赵封的弹劾奏报绝对会传到大王的面前,他也必然会被问责。

所以。

王绾也是颇为无奈。

就算恨透了赵封,他也没有办法去对付他。

现在王绾就是后悔,没有在赵封起势的时候就对付他。

“赵封。”

“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听孤的话。”

“让他不要冲锋陷阵,他偏偏不听。”

嬴政缓缓的开口道,可任谁都可以听出嬴政语气之中浓浓的护犊情谊。

话语之中虽然有责怪,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恩厚。

“大王。”

“如今渔阳城破,燕国可战之军就算加上他们招募的新兵也不到二十万。”

“而且精锐皆陨在渔阳。”

“燕国无虑了。”李斯笑着说道。

“齐楚两国如今有何动向?”嬴政看着朝堂问道。

“回大王。”

“齐楚两国一直派遣使臣入我大秦,想要为燕国求情,请求我大秦罢兵。”

“但老臣一直阻挡着他们,直接回绝。”王绾立刻说道。

“告诉齐楚两国使臣。”

“灭燕,势在必行。”

“任何人也阻挡不了。”

“燕国行刺之举,差点要了孤的命,如若这都可以宽赦,那他日寡人也派人去行刺他齐王与楚王,看看他们是不是会宽赦。”嬴政冷冷喝道。

一统大业势在必行。

嬴政又怎会有任何的犹豫。

罢兵?

哪怕嬴政开口,满朝文武不会同意,大秦百万锐士更不会同意。

“老臣明白。”王绾立刻道。

“王翦上将军。”嬴政看向了王翦。

“臣在。”王翦立刻应道。

“渔阳一役。”

“俘获降卒不下于二十万。”

“武安大营如今征伐不断,不能因看守押送降卒而引起兵力不足。”

“蓝田大营是时候动一动了。”

“不仅仅是收押这些降卒,更是震慑齐楚两国。”嬴政霸气喝道。

王翦当即站出来:“臣领诏。”

“赐调兵虎符。”

嬴政一摆手。

从桌子上拿起了一个早就准备好的虎符,一旁赵高立刻捧起,向着王翦走去,恭敬将虎符一递。

上将军在都,无虎符不可调兵。

虽然话是如此。

但这虎符之说对于威望极高的战将而言,或许可有可无。

当然。

放眼大秦也无人敢没有虎符就去调兵,毕竟这是灭族的罪过。

无诏不可动兵。

无虎符不可动兵。

这是律法。

“诸卿可还有本启奏?”嬴政看着朝堂群臣问道。

……

燕国,城阳境!

“上将军。”

“这一战下来斩获颇丰。”

“斩杀燕军近四万,获得军资粮草诸多,足够我军三个月之用。”

“这一战下来,我武安大营几乎没有使用多少大秦的粮草,几乎都是缴获燕国的。”

章邯一脸激动的对着赵封禀告道。

“自从昔日赵国从燕国撤军后燕国就一直在积蓄实力,他们粮草充足也并不奇怪。”赵封平静的说道,并不奇怪。

在诸国之中。

如若说哪一国的粮草能够供给大军征伐所需,一個是大秦,一个就是燕国了。

因为他们的督亢之地就是一个肥沃的粮草产出地。

燕国举国七八成的粮草都是出自督亢之地。

只不过。

大多还是被权贵垄断。

当然。

等以后大秦灭燕之后,这些土地都将会是大秦的。

如今大秦国力,田地唯有拥爵可赐,大秦腹地已然是全部推行,但是在灭亡的三晋内还在缓缓推行之中,毕竟牵扯太大了。

如若一下子全部推行开来,乱象不小。

毕竟那些贵族所掌握的力量也不小的。

一切都在一统之后。

当然。

至于秦王想不想去做,赵封就不知了。

反正赵封是决定了。

等到以后秦末,他来开创王朝霸业,那绝对是要将田地收归于国有的。

唯有如此方可让天下饿死骨少些,更可让国力强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