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朱元璋的期许(2/3)

在道衍心中,燕王朱棣不见得是最好的主公,但其人铁血果决,善于用兵,虽然有时候有些睚眦必报的性格,但有着在乱世成就大业的几乎所有前提条件,是一個在选择不多的情况下,非常优秀的人选。

但这里只有一个小小的,却很关键的问题燕王朱棣大概率等不到乱世的到来。

见朱雄英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道衍点了点头,牙行或许可以驱赶和取缔,但对于船帮来说,建立新的商埠,那么不仅要整顿,而且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否则的话这失业的上万青壮汉子或许在上十二卫亲军面前不堪一击,但一旦流散开来,对京城周围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总得有人运货干活不是?

道衍回到自己的禅房,捻出几枚古钱,抛了数次却一无所获。

西汉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都必须是政权出现混乱,地方的藩王们才能有机可乘,而按照大明这铁桶江山的架势,如果朱标不出问题,那朱雄英大概率也会不出问题,到时候几十年过去了朱棣估计等到吃席都等不来机会。

“富户与富户之间亦有差距,或是攀附关系,或是舍得使钱,或是聪明机敏.总之,不是所有富户都乐意于改变现状的,甚至所有的改变对于已经开始融入京城的他们都不是好事,而这批人,远比迫切需要朝廷改变这一切的那些富户更有势力。”

“这次看看吧,若是其人真有能耐,必能崭露头角,倒也不是不能暂时委身以图后续。”

此人坐在御赐的椅子上,身着红袍,袍服上绣有金龙,显然是亲王级别的存在,因为这衣服朱雄英也有一件。

“英儿回来了。”

而这时候虽然大运河还处于大半堵塞的状态,大明也没有迁都北京,所以南北漕运尚不发达,还没出现“百万漕工衣食所系”的局面,但仅仅是京城码头,也足以成为一块人人觊觎的肥肉了,再加上干这行的都是卖力气的汉子,更是难免有些义气恩仇在里面,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京城的船帮。

另一边,朱雄英来大天界寺“祈福”了半日,蹭了一次斋饭后返回了皇宫。

但问题就在于,在道衍看来,朱雄英身上的变数实在太多了,甚至多到自己根本看不清的地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