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薛宝钗设计营救哥哥薛蟠(2/2)

安无暇苦口婆心的地说:“我的宝贝儿林姑奶奶呀,大家喜欢宝姑娘是有原因的哦,咱们是要谦虚学习别人的长处呢?还是要继续发扬自己的短处,让大家相形见绌呢?你自己好好地想想吧!”

贾宝玉用那温暖的小手,牵着林黛玉的小手,乖乖地跟着安无暇悄悄地进了荣禧堂的碧纱橱。此时大家都已经选好了自己喜欢的梅花绘画,高高兴兴地回到住处去了。

唯独那薛姨妈和宝钗还在荣禧堂内呆着,母女两人看了大家都走了,就互相点点头,按照原计划来行事。此时的安无暇示意宝玉和黛玉,千万不要出声儿,一切就躲在那碧纱橱屏风后看着就行。

薛姨妈笑着说:“老太太,宝丫头专门为您画了一幅画儿,您看看。”

宝钗走上前去呈给鸳鸯姐姐,鸳鸯缓缓地打开来看。但见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上,一艘偌大的帆船正在乘风破浪前行,帆船被狂风巨浪袭击,船身倾斜飘摇。

而那船上载的却是一节胖胖的莲藕,断成了两部分,断裂部分却有着藕丝相连。旁边单单写了端方遒劲的八个字:同舟共济藕断丝连。

老太太看着画端详了许久,又凝望了一会儿薛姨妈和宝钗。宝钗早就跪在了老太太的面前,低头抽泣着不语。薛姨妈也悄悄地拿着手帕拭泪。老太太一个手势,鸳鸯赶紧地扶起了宝钗。

“难为宝丫头的一片苦心啦!”老太太说道。

薛姨妈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说:“如果蟠儿能有这孩子一半的懂事儿,我也不至于快哭瞎了眼睛。”

老太太劝慰说:“姨太太莫要太伤心了,今儿宝丫头既然专门送我了这幅画,定然是胸有成竹了。”

薛宝钗簌簌垂泪,再次跪下来说:“老太太您是最睿智不过的了,我哥哥纵然是有千万般不好,毕竟我们是骨肉相连,应该同舟共济才是。”

老太太心疼地说:“孩子起来说话吧!”

宝钗继续说:“可是现在哥哥在金陵应天府的牢内,我和母亲岂不日夜担心呢。本来已经倚仗咱们这边去多方营救了,可是只能保住不受酷刑皮肉之苦,还是不能顺利的出来。”

老太太说:“蟠儿可是打死了人的,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儿。能够保住他免受酷刑之苦已实属不易了,况且应天府那边儿咱们确实也没有得力的人儿。”

薛姨妈说:“本来我那兄长王子腾是有希望指望上的,偏巧又外调升边去了。”

贾母说:“我也是妇道人家,对于现在的形势并不是特别的清楚。”

薛宝钗此时望望四周,谨慎又大胆地说:“如果说当今朝中最为得势的,莫过于木贵妃母子。而且六皇子刚被封为太子,素来信任忠顺亲王。忠顺亲王太妃乃是您的族妹,而且史家除了承袭保龄侯之外,新近又因功加封了一位忠靖候,也是深受贵妃母子重用的。”

贾母也微微一笑说:“要说我这三个侄儿,大侄儿走的早,二侄子承袭了保龄侯,三侄子从小就机灵睿智,如今封为忠靖候也是自己的本事了。”

薛宝钗继续说:“前一阵子朝廷起用旧人,如今这应天府尹便是忠靖候举荐的人了。而且这忠靖候与忠顺亲王和舅舅同为木贵妃母子所器重,想来帮个忙还是不难的。”

贾母听到这里,仔细打量着宝钗说:“好个宝丫头,小小的年纪,竟然对朝中局势如此的了解。既然你一片苦心想要营救兄长,我就不妨尽力而为。”

这里,薛姨妈和薛宝钗慌忙跪在地上连连叩头称谢。吓得鸳鸯慌忙扶起来才罢了。此时在碧纱橱内藏着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也是非常地吃惊。仅仅比宝玉大两岁的薛宝钗,左不过也就是十岁的年龄。可是所表现出来的沉稳端方机智缜密,确实众人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