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朝会惊澜(2/2)

那么就别怪她也选在那个时机出手了。

正好那会苏宛若想对她出手,顾不得别的,那就给了林秋瑟可乘之机。

时机就会安排的恰恰好。

想到这些,江知念心情都很舒畅。

……

第二天,正好是大朝会的时间。

大朝会文武百官都能参加,小朝会也只是四品以上官员出席。

燕寂幽选在大朝会的时候让御史出手。

百官都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皇上未到之前,众位官员都早早到齐等候着。

本来文官之首赵阁老的位置此时空着。

想到如今称病在家的赵阁老,大皇子脸色不太好。

不过赵阁老说了,再有几天时间,他便重新回朝堂。

大皇子一直知道赵阁老的能力。

而且这段时间读书人为赵阁老发声很多。

就算是顾及到读书人,皇帝也要对赵家多加宽宥。

更何况他的门生很多。

也有官员们暗中低声说几句话,有的不敢说话,只是眼神示意一下。

几位皇子一副兄友弟恭的样子,很是友好。

实则内心都在较劲。

身在皇家,要说对那个位置没有兴趣谁信。

之前他们信四皇弟(四皇兄)对那个位置没有兴趣,也是因为实力最弱。

哪想到这个东西竟然打着坐收渔翁之利的想法,藏在暗处使劲。

这种阴沟里的行为,让他们都非常愤怒。

几个人一起使力,如今让四皇子遭了皇上的斥责,如今还在府中闭门谢客呢。

哼,装给谁看。

他们反正不相信他了。

很快,皇上进来坐下。

所有官员大臣都跪下行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吧!”

大家起来后,皇上开口让大家有事启奏。

大家如同往常一样上奏事情,都是不痛不痒的事情。

之前雪灾因为赈灾施粥及时,没造成多大影响。

官员们歌颂都是皇帝的功劳。

年轻时候,皇帝也有锐气想治理大燕盛世。

可后来他才发现,他父皇留了多大的烂摊子给他。

好在他兢兢业业的,没出什么大问题。

尤其还有了个优秀的好儿子燕寂幽,能力那么出众。

封他为太子,皇上便觉得以后大燕江山交给太子,他也能对得起列祖列宗。

哪想到燕寂幽身体不争气,病的那么严重。

就算是如此,皇帝也没有废太子的想法,只想着给太子好好治疗身体。

反正他也没觉得自己老了。

只是也会将注意力放在其他皇子身上,慢慢观察他们。

朝堂氛围还算不错的时候,大皇子想着出列为赵阁老说几句好话。

哪想到还没等他做什么,御史中丞出列,“启禀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御史一出,百官都静默。

御史有闻风而奏的权力,而且皇帝总归还算明君,也比较尊重御史。

所以御史的地位也比较高。

大家都怕御史又有什么事弹劾到他们头上。

“准奏!”

“启禀皇上,微臣弹劾赵阁老纵容小孙子当街纵马,行事嚣张,不顾百姓死活……马蹄踩断举人双腿,纵容车夫鞭打举人……”

“我大燕律令,不得无辜残害读书人,更别提对方还是寒门学子,勤勉读书,才考中了举人,此人更是乡试魁首,本来可成为我大燕栋梁,却被赵阁老的幼孙残害至此,可悲可叹……”

“对赵阁老来说,觉得没什么,可对这位举人来说,他进京赶考承载的是一家子的希望,若是其他读书人知道了该多寒心,是否还会相信京城治安,还会心存热血为我燕国效力,是否不敢再上街一起探讨学问……”

御史中丞声音很大,铿锵有力,在大殿上陈词。

满朝此时只能听到御史中丞的声音。

这个消息一出,在朝堂上就掀起了海浪。